(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四种乾闼婆之一。乾闼婆者,八部众之一,乐神之部众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结夏与解夏之中间也。临济录曰:师因半夏上黄檗。...即将经典所立之经题概分为三种单项、三种复项、一种三项皆具足者,共为七种,以区别各经确立经题之旨趣。故又称七种...(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胜军王说正法治国之道,并观欲乐之无常。...【仡那】 或缮摩,此翻生。瑜伽云:五蕴初起,名之为生。依壳而起,曰卵生;含藏而出,号胎生;假润而兴,曰湿...(名数)一、见行,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为主...【不修心及修心】 p0335 俱舍论二十六卷七页云:不修心者:谓染心。得修、习修、俱不摄故。修心者:谓善心。容有二...禅林用语。禅僧之行脚,以参师问法为根本大事,而以解脱生死为参访修证之根本目的,故衲僧行脚事即指生死解脱之大事...梵语 prajā-indriya,巴利语 paindriya。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观达真理,称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一切种妙智者,谓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云何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谓于蕴等...为唐代圭峰宗密(780~841)所分“禅三宗”之一。本宗不说示方便法门,而强调直示自心。与“教三种”之显示真心即性...(一)梵语 tathāgata-jāna-dar?ana。即佛之智慧。乃最高无上之圣智,指诸佛所证之平等大慧。又作佛智、佛知见、佛...(龙藏本)...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34岁只身返回五台山建十方尼众的道场,未落发时不知出家事多,...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北风飒飒,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树木凋零,大地一片死寂。 一天,佛陀来到阿罗毗祠堂边休息,阿罗婆长者子经行至此...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如果对生死大苦的认识不是很智慧,很清醒,纵使修行,结果...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中:自小受父母宠爱;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分配到大型国有企业工...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德。何为五德:忠、仁、诚、节、勇。 一者忠:忠于国家,忠于...
美音乾闼婆
【佛学大辞典】
上篇:美音天 | 下篇:前三三 |
二戒之一。乃针对性罪而立之禁戒。又作性罪戒、性重戒、主戒、旧戒。与“遮戒”相对。此类戒律从犯罪之果报而言,属...
半夏
单三复三具足一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仡那
二行
不修心及修心
衲僧行脚事
慧根
一切种妙智
直显心性宗
佛慧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夜夜好眠
福报的陷阱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