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一周忌也。佛之一周忌即儒家之小祥忌,故谓之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系废与立之并称。废,即舍弃;立,即存立。于天台宗谓之废权立实,亦即废假(权)立真(实)之意。权意谓导入实的前...梵名 ā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名数)一自饿外道。节饮食而忍饥饿者。二投渊外道,投身于渊而死者。三赴火外道,常以五热灸身者。四自座外道,常...善导,是唐代大弘净土教的一位高僧,后世尊他为莲社第二祖。他俗姓朱,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一作泗州人)。幼年从密...【无边虚空处解脱】 p1086 显扬四卷三页云:无色诸解脱、如前分别。此中差别者,为欲证得一切种身业自在故,及为解...内明和因明。内明是佛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因明是考定邪正分清真伪的理法,相等于现代的论理学。...愿求欲望。又作欲乐。其义有二:(一)指闻法修行方面之乐欲,即于一切智及诸法藏,生志求不怠、欲乐无厌之心。法华经...凡三卷。又称僧史略。宋代赞宁(930~1001)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奉诏撰述者。赞宁...(杂语)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减不具者。见往生论。...为三论宗四种释名之一。又作依名释义。谓就世俗之字义,依其名称解释之,如解释“真”为真实之义,“俗”为浮虚之义...(675~742)唐代僧。诸暨(浙江)人,俗姓徐。年十二,师事富春之僧晖。证圣元年(695),出家于悬溜寺,从光州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2013年是我治愈白血病的第四年。今天,我把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写出来,一是为兑现自己的一个承诺,一是想告诉所有和...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所谓惯...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薄伽梵,这薄伽梵就是世尊,世尊在《阿毗...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人生渴望,列成一张明细表,其中包括了健康、英俊、爱情、智...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萨戒本经》 ) 若菩萨包含在家...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人们才会承认和认识某种事物。这致使很多过去留下的美好传统,...
好,我们尊敬的信忍法师慈悲,我们陈会长还有我们学会,这些护法菩萨们。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阿弥陀佛。今...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由光明走向黑暗;第三种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种人由光明...
周祥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周陀 | 下篇:周遍法界 |
(杂语)禅祖之语要,不事华藻。以俗谈平话宣之,侍者小师随而笔录者,名为语录。宋儒讲学,门弟子记其言论,亦袭是...
废立
阿难
六种苦行外道
善导(613—681)
无边虚空处解脱
二明
乐欲
大宋僧史略
根缺
随名释义
玄俨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药师佛的强大愿力治愈了我的白血病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心灵的宁静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