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刹者梵语差多罗Kṣetra之讹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云刹土。即国土之义。玄应音义一曰:“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云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密教护摩修法之一种。即于一座护摩之终,祈念究竟成就之法。全称三摩波多护摩法、成就护摩法。又作终法。三摩波多,...【增上缘依】 p1316 成唯识论四卷八页云: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又如...中国佛教江南古寺。位于江苏南京市东北的栖霞山中峰西麓。始创于南朝齐永明元年(483,一说七年),以明僧绍(即明...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犹如转轮。亦即比喻众生在生死迷界中,受因果业力牵引而轮回不息;犹如车轮之旋转,...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亦名:人女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人女者,要有所了知解淫欲语也。”资持记释云:“释中,初缘。示境取知解...总称高丽中期至李朝初期约三百年间存在于朝鲜之宗派。有关五教两宗之内容,异说纷起,因时代不同而有变迁。李能和之...子题:说戒说法并有上座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对人者。凡施法事,贵在首领,众主上座,先须约勒,但见非法,...(术语)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大乘义章五本曰:能缠行人,目之为缠。又能缠心,亦名为缠。...(术语)比丘尼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尼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即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十四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本《可许则许》的时代似乎是不同了。可是事实上,因著政治、...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联合早报》等报章媒体上刊登广告,提醒大家以护生代替放生,...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 第二、误以为...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不确定的。 人们通常不太考虑这是不确定的,但...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分之百服从,修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诚敬二字,一切法得成于忍,我...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时比丘们都去,佛没有去,派人去取食物,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构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造化。懂得为...
刹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乳药 | 下篇:刹那 |
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即第七识)、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以上...
三摩波多法
增上缘依
栖霞寺
有轮
真空
与人女粗语戒人女义
五教两宗
上座法
缠
比丘尼八归敬戒
净口业真言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悲华经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佛视病人如亲子

修悟的六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