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师翁之兄弟云叔祖。见象器笺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pūrikā 之音译。意译作饼。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六五八下):“布利迦,译云着[食*监]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临济宗之优秀禅僧所具之七种自在力。即:(一)杀人刀,能斩断学人所具有之一切。(二)活人剑,使学人所具之一切活现之...【发心堕决定】 p1162 显扬八卷九页云:发心堕决定者:谓诸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起决定心。乃至证于无上正...梵语 āhāra,巴利语同。牵引、长养、持续之意。即牵引、养育众生之肉身或圣者之法身,而使之存在,并永远保持其状...【烦恼非能对治】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十页云:复次烦恼非能对治。虽复经言:依爱断爱,依慢断慢;然非烦恼。但是善...(术语)三界分九地,境界之劣者为下地,优者为上地。又菩萨有十地之位,指其高下谓之上地下地。...梵语 jarā-marana,巴利语同。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1、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 2、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元释教目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计收经论及念诵法一九...为佛所具足的三种德相之一。如来乘大愿力而救度众生,故对众生有大恩德。[大日经卷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参...(杂语)谓僧道也。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云。...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同,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值得庆...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们在困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呢?还是对世人的一种诱...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11年,企业业绩开始停滞下来。 公...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房子宽敞、厕所干净、灯光明亮。但却往往不知道...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亦名谤法」有个实例...「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中可能还...
叔祖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叔叔摩罗 | 下篇:叔厘尼 |
【相】 p0833 瑜伽十三卷三页云:何等为相?谓二种相。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
布利迦
济宗七事随身
发心堕决定
食
烦恼非能对治
下地
老死
五行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恩德
缁黄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改变思维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慧律法师《心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