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数论所说二十五谛中眼等五根名知根。以有见闻等之知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安静之智慧,即空慧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又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现量】 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的标准。现量...(术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体三惑。止观辅行六之三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经名)一卷,宋慧简译。舍卫城僧伽罗摩长者之子,往昔屡出家,今第七次于释迦佛之所出家学道。佛为授止观之法。彼...【舌识】 p0633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 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舌识云...(术语)三界者烦恼之结果,故尽为有漏。...(传说)于过去世为雁时,以供养雁王之功德,今生为罗汉后,常在天上。文句二上曰: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菩萨)译曰大笑金刚。陀罗尼集经八曰:跋折罗吒诃沙身,唐云大笑金刚。梵Vajra-aṭṭahāsa。...(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即烦恼。妄,谓虚妄不实;染,谓染污不净。指一切不善、有覆无记法。广义言之,则以一切生死之法为妄染之法;或以妄...【静虑律仪所摄业】 p1379 杂集论八卷二页云:静虑律仪所摄业者:谓能损伏发起犯戒烦恼种子离欲界欲者,所有远离。...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问: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方海权答: 因为结善缘好缘,就会有善报好报。我们一生之中,如果遇到的人对我们都很好...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 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见,即此厌尘...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每天喝足量的水不仅能让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还能起到清洁皮肤和减轻体重等效果。虽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很...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光...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办了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对生命你能主宰,你能得大自在,...
知根
【佛学大辞典】
上篇:知恩报德益 | 下篇:知根无所畏 |
日本佛教用语。即参诣各处圣迹的巡礼者所唱咏之赞歌。又作巡礼歌。在日本,据传以西国三十三所(指京畿附近安置有三...
静慧
现量
一心三惑
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舌识
有漏三界
憍梵波提常在天上
跋折罗吒诃沙
理曼陀罗
妄染
静虑律仪所摄业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布施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8妙招让你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