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咒者陀罗尼,心者精要之义,如般若心经之心,称其咒中之精要曰咒心。如佛说楞严咒已,称之曰咒心者,即是也。经七曰:“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觉,(中略)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因之禅家每年七月十三日楞严会满散唱念称赞此咒后心咒之文曰咒心。见象器笺十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生苦】 为八苦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载,谓生苦有五种相,即:一、为众苦所随,谓生于那落迦(地狱)及饿...【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p0223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云何由三种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者、于诸行中,观察杂...即指马祖道一之法嗣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其眼生而重瞳,遂以药手按摩,致眼角成为赤色,故世号之“赤眼归宗”。[景...(术语)云门之三句:一截断众流。二函盖乾坤。三随波逐浪。祖庭事苑一曰:立此三句,自德山圆明大师始也。今皆谓云...【阿离野】 此翻圣者,亦云出苦者。孔氏传云: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孔子对鲁哀公云:所谓圣人者,智通大道,应...指天台圆教十信位之菩萨。阶位相当于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之六根清净位。此类菩萨了知断惑之十信,信信皆通,具足十...指百种法。唯识家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总括为百种,即:(一)八种心法,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杂语)尽孝道供养父母也。又,死后追荐供养谓之孝养。以此亦为子之道也。...(杂语)非想天在三界之顶上,为果报最胜之处。外道以为究竟之涅槃。...梵语 adhicitta-?iksā,巴利语 adhicitta-sikkhā。即“三学”中具有增上势力之定学,为能增进“心”之学,故称增...(术语)谓恶法盛兴,浊人乱世也。总有五种,谓之五浊。...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学佛,但实际上却障碍我们!如果你身边有这四...
问: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工的时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师又开始要工作、处理问题了,他故...
在网上看到有女居士发帖征婚,要建立一个佛化家庭,除要求对方笃信正教,别的条件都压得很低,甚至有些为信仰而过分...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 往生是要靠平常下功夫的。如果临命终能够有端相(...
念佛法门虽分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四种。而实在念到业尽情空,无念而念的时候,这四种念佛方法...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34岁只身返回五台山建十方尼众的道场,未落发时不知出家事多,...
咒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咒小儿经 | 下篇:咒五首经 |
【有心无心二地】 p0553 瑜伽十三卷十三页云:已说非三摩呬多地;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谓此二地,俱由五门...
生苦
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赤眼归宗
三句
阿离野
十善菩萨
百法
孝养
非想快乐
增上心学
浊乱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广钦老和尚指导如何内心用功磨好剃头刀

佛教徒的择偶观 家庭就是道场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西方三圣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