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Āriṇ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 等。译曰无诤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 “阿兰若言阿兰那,正云阿兰攘,此翻无诤声。”玄应音义一曰:“阿兰拏(友加反),或云阿兰若,或云阿练若,皆梵音轻重耳。此云空寂,亦无诤也。”金刚顶纂要曰:“阿兰那者,此云寂静。”饰宗记五本曰:“阿兰若迦,去村五百弓,云住无诤处人也。”可洪音义八曰:“阿兰那,此云无诤,云空家也。”大日经疏三曰:“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四阿含暮抄上曰:“阿练茹。”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界名)Yama-loka,琰魔王之世界,在此大洲地下五百由旬之处,纵广亦五百由旬。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术语)密教修调伏法之六字经法时,为结缚怨敌或恶病而行之咒术。...眷属差别者,谓摄受一切所化众生为眷属故。...【损减散动】 p1252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损减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不由空故。谓法性色、性不空故。...(杂名)有道心而修行者。为在家修行者之称。...又作磨司、磨下、碓房。在禅林,有专供舂米磨面之屋院,称为磨院。掌理磨院之僧职,则称磨头。[禅林象器笺职位门]...【二法能息斗争】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指属于佛、法、僧三宝之物。即:(一)佛物,如佛像、殿堂、香华、佛衣、幡盖之类,凡属佛之信施物,皆不得移作他用,...(杂语)言语亡思虑绝之意。与所谓绝言绝思,心言路绝,同义。谓无言语可以谈,非思虑所能及也。三论玄义上曰:诸法...南山三观,是唐初终南山道宣律师开创四分律宗中所立的三种观法:一、性空观,二、相空观,三、唯识观。这三种观法,...【自性相】 p0597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自性相者:谓我所说有行有缘所有能取菩提分法。谓念住等。如是名为...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的众生; 顶级的化妆是完美自己的生命; 顶级的成功是找到生命...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妄念压下去。你越压这个妄念,妄念就跳得越高。纵然你有点功夫...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
你要我们这种一天到晚,在三界里面打滚的人直接内观真如,的确是有困难。当然,佛陀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佛陀在讲...
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本经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环境跟内心的世界。你要把它分清楚。外在的环境是你不能决定的,外在的环...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在众生的问题,你跟众生要怎么样保持互...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在是最吉祥、最美丽、最尊贵的称呼。 一个人一生能拥有一个像...
阿兰若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兰那经 | 下篇:阿兰若行 |
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所载,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师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国王穿摩尼珠,乃暂置珠而入舍取食。其...
琰魔界
结线
眷属差别
损减散动
道心者
磨院
二法能息斗争
三宝物
言亡虑绝
南山三观
自性相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智者的十大追求

念佛的现世感应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圣严法师《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人生是业力说了算

不要在外在环境下太多时间,因为你改变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