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法灭尽也。凡佛法灭尽之相,乃诸佛之通轨,分正像末之三法,次第渐灭。一正法,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证悟之人多也。二像法,去佛世已久,道化渐讹替,正法变为似法也。三末法,去佛世长远,仅存教法之一分,更无修行证果之实效也。此三时之年限,其长短诸佛各不同,又我释迦佛经论之所说亦不同,今据通途之一说,则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过此三时,则佛法悉灭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三尊佛。以中尊为主,其左右两侧由其他二尊胁侍。此源于印度之一光三尊,中尊一般为释迦佛,左药师佛,右弥陀佛...(术语)大佛顶首楞严经四曰: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中略)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书名)具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唐不空译。解释密部之理趣经。...(衣服)旧称泥洹僧,涅槃僧。新称泥缚些那,泥伐散那Nivāsana,译作裙。比丘穿于腰部者。十三资具之一。西域记二...(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也。因彼识为偏依圆三性所知法之所依故也。唯识述记三末曰:所知者,三性与彼为依,名所知依...云何界差别?谓欲界异生有学无学,如欲界有三色无色界亦尔,又有欲色界菩萨,又有欲界独觉及不可思议如来,补特伽罗...指对于违犯戒律者,依其罪之轻重而施予种种处罚。有大乘戒与小乘戒之别,其罚之性质亦不同。大乘戒中,不论犯何种重...为华严宗、天台宗所说幽远玄妙之教。圆者,完全圆满之意;常者,常住不灭之意。谓个个事物,如山川、草木,乃至一尘...梵名 Khabandha。又作渴槃陀、喝槃陀、喝啰槃陀、汉盘陀。西域古王国之名。又称大石国。此国周环二千余里,都城以大...(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益。...人死后四十九日,召僧道诵经,俗称断七。...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整个的行为变成谋食。但你如果命中没有,谋也谋不到。即便你大学毕业还照样...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去营办道场,余与复成上座随侍月公往终南。 适有虚云上座在山...
要谈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从心调整对环境的适应力。以我为例,因为我的免疫系统很差,医生都希望我能和人...谈到素食,人们往往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不吃肉,我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蛋白质够吗?这其实是不用担心的,素食品能...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结果呢?留得住吗?告诉大家,留成什么?祸根。老祖宗留了一...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法师答: 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
法灭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爱梵志 | 下篇:法灭尽经 |
何等遍计所执相差别?谓于蕴界处中,遍计所执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数取趣者、意生者、摩纳婆等。...
三尊
流变三叠
理趣释
裙
所知依
界差别
罚
个个圆常道
朅盘陀国
法应
断七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大宝积经

「勤劳」出穷人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不要老回头看过去的痛苦
杨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吗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