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腊也。计比丘之年当法夏几十,法腊几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依出离舍】 p0769 显扬五卷十一页云:依出离舍云何?谓卽于诸色,了知无常乃至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色,了...【[(醫-酉)/土]湿弗罗跋那】 此翻自在大声。...(术语)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受是受持具足戒;随是随著戒体而去如法修行。...(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子题: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增一云,告诸比丘,礼佛承事,有五功德:一、者端...谓佛、菩萨、诸天等保护佛教徒,使不遭受各种障害。又佛菩萨经常守护佛教徒,如影随形,不离片刻,使恶鬼等障害不能...指连亘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而论究一切事法。成实论论门品(大一二·二四八中):“三时论门,若于此事中,说名为色...【波罗夷】 僧祗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流派)Sāṁghikāḥ,摩诃僧祇部之略。译言大众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于窟外为之者。...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也。能深信乐诸法实体,三宝净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静,谓之信心。学道之人,必...毗尼日用切要...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悲咒修持仪轨...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绮言有损。前三种口业过失,相状粗显易知,关于绮语今略作讨论...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应于前数日置办鲜果、供品,时新等俱宜备齐。时日大众沐...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是你说这个所谓的佛教徒怎么算?都没办法算。你说算多吧,确实...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很强烈的争执,争执的人互不相让,佛陀就集合大众说教道: 你...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我大悲大慈,下联是如肯回头何劳吾救苦救难。 佛陀在世的时候...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伤。看得清喜怒哀乐,却做不到置身事外。 明奘法师答: 心静多...
法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徒 | 下篇:法流 |
谓财贫与法贫。(一)缺乏资生之财物,称为财贫。(二)邪见不能信正法,称为法贫。大智度论卷九十八(大二五.七四一下...
依出离舍
[(醫-酉)/土]湿弗罗跋那
有法
受随
醍醐
礼佛承事有五功德
护念
三时论门
波罗夷
僧祇部
信心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盂兰盆供仪轨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十八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