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崇拜、信仰众多神祇之宗教。此类多神教,始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的人类经由生活上之学习,而对大自然产生恐惧或欢...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俗姓、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此庵守净(或谓此庵景元)之法嗣。先后住持福州(福建)之支提、福...即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助发观照般若者。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亦即能照见一切皆空乃至体相平等之...【善士精进】 p1143 瑜伽四十二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善士精进?谓此精进略有五种。一、无所弃舍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犯邪命摄】 p0522 显扬七卷十五页云:犯邪命摄者:如有一人、为性大欲,及不知足,难养难满。又以非法求觅一切衣...(术语)施饿鬼法谓之水陆法。施与水陆有情之意。又称之为看山水陆。释门正统四曰:我朝文忠公轼,重述水陆法像赞,...(传说)智度论十一曰:舍利弗,才明见贵。目犍连,豪爽取重。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中略)后俱厌世,出...(衣服)赤色之净衣也。于蜜教修法随本尊而异其色。五大明王中,军陀利明王为南方,故真言师之净衣为赤色。【又】赤...梵名 Vasistha,巴利名 Vāsettha。音译婆死瑟搋、皤私瑟吒、婆私瑟侘、嚩枲瑟他、缚私瑟姹、婆私咤、嚩私、婆吒。...识有六种,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受有三种,谓苦乐、不苦、不乐。想有二十种,谓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离食...Qidanzang 约在辽兴宗(1031~1054)时开雕。又名辽藏。它在《开宝藏》天禧修订本的基础上增收了《华严经随品赞...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黄豆享有豆中之王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豆浆是众多营养学家的建议。黄豆富含多种营养素,对健康的贡献...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于大佛顶呢?这就是楞严经所要修学的主要内容。其实我们的人生...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会遭到果报么? 隆相法师答: 当然会有果报,但因果是一个复杂...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爱语,可以帮助我们摄化众生,广结善缘。一切众生,皆有我执,...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痨病到韶关防疫站去治疗,骑自行车去看病时,在医院门口跌断手腕,只得到另一骨科医院去医手。...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上篇:陀罗 | 下篇:咒陀罗尼 |
为文殊菩萨之本地名。又称龙种净智尊王佛、龙种上佛、龙种尊、龙尊王、龙尊。异称甚多。[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心地...
多神教
别峰云
眷属般若
善士精进
犯邪命摄
看山水陆
金地国夫人殉死
赤衣
婆斯仙
六种识
契丹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无量义经
黄豆的十种保健功效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佛源老和尚在南华寺养病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