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命根譬之藤也。性灵集四曰:“两鼠争伐于命藤。”同八曰:“命藤夜断,入死王之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ghana,巴利语同。又作伽诃那、健男、健南、羯南、蹇南。意译坚、坚厚、凝厚,或硬肉。胎内五位之第四。即自托...(行事)读经文而无滞为胜,滞者为负,以争胜负也。...问蕴界处中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答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实有义,一切皆是实有,为舍执着实有我故...(1593~1638)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金华人,俗姓朱。字石车,世称石车通乘禅师。年二十六,依天真海藏出家,受具足戒...(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又作巡拜、巡历、顺礼。日本佛教界又称之为遍路、回国、寺巡。即巡回参拜与佛、菩萨、祖师等有关之圣迹灵场或佛寺等...(经名)具名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唐实叉难陀译。经中载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复召地藏大士,永为幽明教主。使世...(杂语)五种九种之净肉,许比丘食之。...(地名)西域记地理考证曰:印度称城为普尔。或作波尔,或作婆耳,或作不耳,或作波罗,或作补罗,或作波里,或作波...子题:五逆名非佛所制、五逆有夷兰者是佛制、破僧有三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体状者。如 五逆名 , 非佛所制 ;...凡一○○册。张曼涛主编。大乘文化出版社刊于民国六十五年(1976)。乃汇集民国以来六十余年间,佛教研究之各家论述...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是诛鉏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另外一个国家做画师,做了十二年,赚了三十两金子。十二年就赚...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日常的公务外,还必须整天忙于各种场合的应酬,于是,身体常常...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的身体当成很干净。因此,修道人首先要观身不净,来破除身见。...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分类不一样,分的粗细不一样。四众...过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恒河岸边,住着一位名叫尼揵的外道修行人,他不仅年高望重,博学多闻,更具足五种神通,...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平日虔诚修习净土法门,曾经请南宋高宗书写莲社两个字挂置在他...八交: 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 九不交: 志不同者;谀人者...
命藤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命点 | 下篇:命宝 |
即指有厌非离、有离非厌、有厌亦离、有非厌离等四句。盖所谓“厌”,系指观苦、集之现象而厌斥之行相;所谓“离”,...
键南
读经争
实有
通乘
大威德陀罗尼经
巡礼
地藏本愿经
食肉
普尔
五逆体状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圣严法师:揩磨此一片田地

穷画师的布施
让肝脏远离「五怕」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说真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