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修空法之行。空法有大小浅深,以为大乘小乘菩萨声闻之别。涅槃经一曰:“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法界观,为华严宗观门之枢要,可分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三观。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又作...(术语)比丘食而无罪之肉云净肉。有三种,五种,九种。...(名数)四度加行者,密法之传授,分为四番,复续之为一,皆传之法也。此事非上古之正规,乃末法之略式。四度者:一...凡五卷,或十卷。唐代智俨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记...【触食如新剥牛皮】 p1451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页云:问云何苾刍应观触食如新剥皮牛?答:假如其牛,有过于主;...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诸根不调伏】 p1350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一页云:问:如说诸根不调、不守、不护、不防、亦不修习,此差别名,有何义...(术语)一味之实相为体,因果之诸法为用。法华文句三曰: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如大地一生...谓断除烦恼之过患。又作情有断。“功德断”之对称。即依始觉之智,断除情有妄染之差别心等诸过。密教主张本无烦恼,...信善恶因果业报。 一、信善恶 信善恶二途,善应为恶不应为。 二、信因果 信因果之理,真实不虚。 三...(物名)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啰,钵呾罗,播怛啰,钵和罗,钵和兰。略云钵。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缘净缘而成菩提,亦不变。譬如真金打做马桶夜壶,虽日盛粪,...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菩萨戒含摄着声闻戒核心精神,核心精神就是孝,孝名...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答:《药师》...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 ...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悟者一模一样,如《金刚经》云...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有超人类的记忆?动物真能预测一些自然现象?让我们探索动物的...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害命的案子。 那个犯人供称,居住在离城大约有三十里之处,平...
空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空色 | 下篇:空如来藏 |
(术语)Adbhuta-dhama,又作阿浮陀达磨。译未曾有希法。说佛菩萨神变希有事迹之经名。十二部经之一。...
法界三观
净肉
四度加行
华严经搜玄记
触食如新剥牛皮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诸根不调伏
体用
过患断
信分(三)
钵多罗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说话的禁忌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