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庚申之夜,以青面金刚之像为本尊,造猿形为神,设祭供彻夜,以满足众愿,谓之守庚申。是本出于道家避三尸之说,更无佛教之典据。但吾国佛者和之者甚多。僧史略下曰:“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铜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或动丝竹,一夕不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注罪夺算也。然是实道家之法,往往有无知释子,入会图谋小利,曾不寻其根本,误行邪法。深可痛哉。”以青面金刚为其本尊者,据青面金刚之仪轨。其言曰:“若患骨蒸,伏运,传尸鬼病者,诵咒千遍,其病即愈。”其仪轨出于陀罗尼经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何等法性相差别?谓即于蕴界处中我等无性无我。...(术语)密教之戒法也。亦云佛性戒,三摩耶戒。...明者智慧,行者实践,足者圆满,明行足就是智慧和实践都达到很圆满的境地。佛十号之一。...(术语)法华十妙之一。佛说法,开悟一切众生本性,入于佛知见也。...(术语)道友也,以道相交,故曰道。旧者旧识也。...(人名)谓千岁宝掌和尚也。中印度人,于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来游此...(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位于香港大屿山昂平。周围有凤凰、弥勒、莲花、木鱼、狮子头等山。夙有“香港第一禅林”之称。清末宣统年间(1909~...鞞婆丽陵耆,巴利名 Vebhalinga。往昔迦叶佛时,印度之村邑名。昔时佛陀与大比丘众共行道,至此处而微笑,阿难见之...【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p0045 瑜伽八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有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一、心差别,二、身差别。...(仪式)禅林之语。与通常所言下火同,别曰秉炬者,因秉炬语长,下火语短,下火一人行之,秉炬数人行之。行荼毗式时...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有一天,途经...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那样,内心没有恭敬心。 二、唱和礼: 礼拜时高声喧杂,词句混...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许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对境时,例如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妨碍我们达到某个目标的事情等,心里往往会生起不...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升恩斗怨,老话或说成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中国人特别有...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
庚申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庚申日 | 下篇:盲冥 |
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即真如门和生灭门。...
法性相差别
佛性三摩耶
明行足
利益妙
道旧
宝掌
分别智陀罗尼
宝莲寺
鞞婆丽陵耆村
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秉炬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杂譬喻经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嗔恨心的危害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