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四大洲之一。在须弥山东方之咸海中。其身形胜,故名胜身。俱舍论十一曰:“东胜身洲,东狭西广,三边量等,形如半月。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同光记八曰:“东胜身洲,身形胜故,或身胜赡部故,名胜身,梵云毗提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清代僧。武陵(湖南常德)人,俗姓刘。字白秃,一字介丘。号石溪(石溪和尚),又号[艹/曳]壤、残道者、庵住行...(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狱之第六。火随身起,热苦不堪,故曰炎热。见俱舍论世间品。...犹如木偶之律僧。贬称谨守戒律而不知活用之持律者。 p1471...苦者,逼恼身心之谓。二苦乃内苦及外苦。(一)内苦,即四百四病之身苦与忧愁、嫉妒等心苦。(二)外苦,恶贼虎狼之害与...蒙语“召”字,意即寺。位于绥远包头东北约五十公里之五当沟中。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面积两万多平方公尺...(杂语)如来具十智力故称为十力尊。增一阿含经十三曰:归命十力尊,圆光无尘翳。...亦名:说戒须忏净 子题:灭业、无学尚酬往因、定业不转至佛犹偿 戒本疏·释戒经序:“识疑同犯开白忏者,罪据覆藏,...梵语 ubhayavyajanaka。译作二相者、二根者。指男子性器(男根)与女子性器(女根)。此处则指兼具男女性器,生理异...伟大的真我。如佛得八大自在与离一切烦恼系缚的涅槃真我,才能称为大我。...五代宋初之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为云门文偃之法嗣,居于岳州巴陵(湖南岳阳)新开寺,故称巴陵颢鉴。善辩,有“...【四种耳】 p0401 瑜伽三卷十页云:四种耳者,谓恒相续耳,不恒相续耳,高听耳,非高听耳。...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负担让他生欢喜心。你感觉你说的法,能使他生欢喜心,这就叫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现在有大德,某大德公然提出来,跟他弟子讲说 :小...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至用尽心机,占尽别人的便宜。谎言假话在佛教称为妄语,就是不...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十信阶位,善根坚固,观慧增长,虽未如实证入实相妙理,而能安...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门,一生在这修行,不能今天在这弄弄,明天在那儿弄弄,不觉就...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
东胜身洲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东阳 | 下篇:东渐 |
指犯杀、盗、淫、妄四波罗夷罪之一而后忏悔之比丘。犯此重罪者,即失比丘之资格,然若忏悔,则称为学悔,终身列于比...
髡残
炎热地狱
木律僧
二苦
五当召
十力尊
说戒识疑同犯开白忏
二形
大我
颢鉴
四种耳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十住位的「住」是什么含义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