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十王之第三。司掌大海之底东南沃燋石下黑绳大地狱。此重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查对恶人所犯罪之轻重,推入大地狱,另发应至何几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殿加刑收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受用果增上】 p0730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受用果增上者:谓苦乐忧喜舍根。依此能受爱非爱异熟故。...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互为因果。即七转识与第八识于能生、所生及能熏、所熏中互...(天名)大日经疏一曰:因陀罗王者,帝释也。...光网,梵名 Jālinī-prabha(音译作制利抳波罗婆)或 Prabha-jāla(音译作波罗婆阇逻)。又作光网菩萨。乃密教胎...(人名)比丘尼名。阿育王经三曰:郁波罗翻青,槃尼柯翻色。智度论十三曰:郁钵罗华。梵Utpalavarṇikā。...(物名)又曰人头幢。大日经所云檀荼印也。...(故事)金色之鼠也。宋僧传一(不空传)曰:天宝中,西蕃大石康三国,帅兵围西凉府。诏空入。帝御于道场,空秉香炉...如来之德号。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故称大势佛。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不...【缘生】 p129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言缘生者:谓依现世众因缘力,所生起故。 二解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一)天人之衣。据长阿含经卷二十载,四天王衣重半两,忉利天衣重六铢。即谓天人之衣重量甚轻之意。 (二)指羽衣。往...【善清净言教相】 p1146 显扬二十卷十五页云:若诸言教、是一切智者所说。如言涅槃寂静。如是等类、是名善清净言教...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若言行不当或有过失,则必须鞭策自己更用心。 ...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能忌口者,就是不能吃素),我念佛有功德没有呢? 我说:有。...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者说:佛啊,您是天尊之体,为什么皮肉也会松弛老化,不如从前...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来,总是胡思乱想。甚至自己都觉得:思惟总被牵着走。有时念佛...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那个意义很深广的。你心若平了,外边都平了;你心里不平...
古代有一老禅师,夜晚出房门巡夜时,发现墙脚有一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小弟子违背寺规私自溜出去了。老禅师没有声...
晚上,和老妈闲聊。她问我:你还记得小阿公吗?小阿公是爷爷的堂弟,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我朦朦胧胧还有印象。 小阿...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且说佛陀灭后,后世不见报身真佛。那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就...
宋帝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伺 | 下篇:宋高僧传 |
【六处差别】 p0303 瑜伽九卷十九页云:眼处云何?谓眼识所依净色。由此于色,已见、现见、当见。如眼处,如是乃至...
受用果增上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因陀罗王
光网童子
郁波罗槃尼柯
檀荼幢
金鼠
大势佛
缘生
天衣
善清净言教相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老先生与小偷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宽容是一剂良药

放生蛇反遭咬,结果意想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