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Veśa,又作吠奢。旧作鞞舍,毗舍。天竺四姓第三商贾之族也。西域记二曰:“吠奢,旧曰毗舍,讹也。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玄应音义十八曰:“鞞舍,陛爰反。正言吠舍,此言坐,谓坐估也。案天竺土俗,多重宝货。此等营求积财巨亿,坐而出纳,故以名焉。”俱舍光记八曰:“吠舍此是兴事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佛说阿耨颰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与中阿含经之阿奴波经同本。说提婆达多,断善根堕于地狱,及说如来大...(杂名)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伽法,一卷,不空译。使咒法经,一卷,菩提留支译。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术语)天台所立五惑中,见思之惑名为通惑,尘沙无明之二名为别惑。以见思为通于三乘而断之惑故也。四教仪曰:集谛...子题:两舌戒必待传说结犯 行宗记释云:“欲申两戒结犯之意。答中,初明 两舌 , 必待传 说 。此下,次明此戒,听说...(一)七净华之异称。(参阅“七净华”105) (二)指初地菩萨愿求净土之七种清净相。即:(一)同体净,系就土体之无别而...(人名)Kauṣṭhila,又作俱瑟祉罗。罗汉名。译曰膝。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俱瑟祉罗,旧言俱絺罗,译云膝也,言膝骨...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道后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皆名后现观故。...(一)又作佛树、道树。特指佛陀成道处之菩提树。因佛陀于摩揭陀国佛陀伽耶之毕波罗(梵 pippala)树下证悟菩提,故称...【恶贪】 p1157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他委寄所有财物,规欲抵拒;故名恶贪。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恶...亦名:劝增衣价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居士夫妇共议云,跋难陀是我知旧,持是衣价,买衣与之...【十重唯识】 又作十门唯识,乃是唯识的十种层次。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其义有十种不...《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还要发大愿,实践人生的价值。但是到了中年...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真的是这样吗?真实的情况是,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这不是荒诞的谬论...肉类生产不仅包括对动物的残忍屠宰过程,而且还对中国乃至全球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蒋劲松呼吁人们成为素食者,...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界法师答: 我告诉大家一种观想的方法。人生是怎么回事,你...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顿之教。 为什么这部《观经》念...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
吠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吠世史迦 | 下篇:吠舍佉 |
禅宗公案名。为仰山慧寂彻悟过程的一则公案。仰山慧寂于石霜性空座下为沙弥时,尝有一僧前来叩问性空“如何是西来意...
阿耨颰经
经轨
通惑
屏听四诤戒但闻便犯
七种净
拘瑟耻罗
后现观
觉树
恶贪
劝居士增衣价戒缘起
十重唯识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
素食者对生态保护的巨大贡献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