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境界也。华严经二曰:“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法界皆周遍。”中阿含经十三曰:“我今获此义,得入佛境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禅林之语。托钵受斋食也。...(术语)宗门之极处谓之向上一路。碧岩种电钞第二本中垂示引盘山之语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名数)发智论有八品,称为八犍度,译作八聚八蕴等。大毗婆沙论为解释此八蕴之法门者。俱舍颂疏一曰:包括六足,吞...(人名)唐澧州夹山善会禅师,嗣船子德诚禅师,咸通十一年卜夹山而成院宇,接海众。中和元年十一月寂于此,寿七十七...“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指释种之妇女。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昔流离王征服释种,并选五百释女充实宫闱,释女愤恚,怨言不逊,王闻之而怒...(经名)有三本,一为般泥洹经之略名。二为佛般泥洹经之略名。三为大般泥洹经之略名。...(名数)俱舍论所说: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唯识称之为六根本烦恼。见俱舍论十九。...位于察哈尔多伦诺尔城西北端,邻近汇宗寺。又称西庙、青寺。据大清一统志卷四○九之二载,此寺系清世宗于雍正五年(...(术语)有二解:一,为顿成之教。凡历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为渐教。顿成顿悟佛果之法,名为顿教。楞伽经一曰:...位于山东济宁。建于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为楼阁式八角形九层铁塔,高二十三点八公尺,塔形挺拔端庄,造型玲珑...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金光明最胜王经...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赅括种种曰一切,是指人生所受种种的痛苦,叫做一切苦。综观...
大庄严经论说:有一次,佛和阿难在舍卫国的旷野中行走,看见有一堆金子埋藏着。佛对阿难说:这是大毒蛇。阿难对佛说...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们忘却于脑后。什么该记住,什么该忘却,这才是需...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健康成长。因为触摸可以刺激他体内的化学成分,协助他的心理和...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作战啊,是要有一种慷慨,像荆轲去刺秦皇这样的一个风萧萧兮易...
莲池大师说,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口虽念...
佛境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图澄 | 下篇:佛境界庄严三昧 |
谓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华严经称一尘之中现无量刹,入一微尘中三昧,即表示一切诸法事事无碍之理。碧岩录第五十...
罗斋
向上一路
八蕴
夹山
恶业
释女
泥洹经
六随眠
善因寺
顿教
济宁铁塔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斌宗法师《八苦》

世人因财产遭殃的真是很多
遗忘别人的「不好」
不喝酒戒的由来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