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凡圣之依正二报也。身为正报,土为依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引发诸功德及能引发方便】 p0378 杂集论十四卷十一页云:云何引发如是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垩醯掣呾逻国】 p1038 西域记四卷十七页云:恶醯掣呾逻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依据险固。宜谷麦...何等胜义无记?谓虚空非择灭。...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誓愿所有听闻弥陀名号而欢喜信受之女人,于命终之后必不再有女像而得往生净土...(一)指儒、释、道三教之论诤。盖儒道二教原系我国固有宗教,佛教则传自印度,不论思想信仰或仪礼习惯方面,均有极大...【诸菩萨智】 p1349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问:诸菩萨智云何?答:于所知境,通达尽所有性故。...成立世界的五轮之一。...【大乘证得】 p0241 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大乘证得者:谓发心证得,大悲证得,波罗蜜多证得,摄事证得,地证得,于...华严圆教以“十”说诸法之数量。“十”数表圆,以此现其圆满无尽。[华严探玄记卷三、演密钞卷五] p322...【诸欲过患】 p1345 瑜伽十九卷二十一页云:又彼希求及正受用所有诸欲;于其所得所受用事,若退失时,随彼诸欲,恋...梵语 tathāgatajāna-dar?ana。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此系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佛顶首楞严咒...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之。 佛陀讲经说法,谈因果...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请深入细致地开示。 大安法师答: 关于持戒念佛问题。首先作为...
现在有些人觉得吃素很难。其实这有些方便的方法,要作五种不净观,要对肉生起厌恶之心。这五种不净,你怎么去观想呢...问: 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赶紧走,这样走能确定到极乐世界吗? 大安法师答: 实际上,我...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意的差事。结夏安居时,所有比丘都回到寺庙,有时甚至有两百多...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谐、圆满还是比较重要。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让他不要障...
身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身子 | 下篇:身三口四意三 |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也。是卢舍那佛所说之戒法,故以为名。...
引发诸功德及能引发方便
垩醯掣呾逻国
胜义无记
女人往生愿
三教论衡
诸菩萨智
水轮
大乘证得
十
诸欲过患
佛知见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五种不净观戒掉肉食
往生时为何只见莲花不见佛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