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戒者六波罗蜜之一。波罗蜜,译曰度。渡生死海之义。戒为渡生死海之妙法,故云波罗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禅林说法,于其结末拈起古则而终法座,谓之拈提结座,即拈提古则之略也。...(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之别译。为童子带佩可避恶鬼之神咒,故名宝带。...(界名)Brahma-kāyika,译为净身,是色界初禅天之通名也。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迦夷,此云净身。玄应音义三曰:梵迦...亦名:出家多修智慧 子题:智慧是解脱因缘、俗人多修福德、比丘事、出家本为弘法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智论云,出...亦名:静默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病,若聋须高唤嘱授,若高声施食,若二难高声走者。”资持记释云...(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出自宗密之普贤行愿品疏钞四种念佛之一。端正身心,观想佛身相好庄严,称为观想念佛。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九、卷十、坐...为西藏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降生之节日。意译为氐宿月,即指二十八宿之氐宿出现之月份。以每年藏历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十...【慧】 p1318 瑜伽三卷七页云:慧云何?谓卽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显欲】 p1466 法蕴足论八卷十一页云:云何显欲?谓有一类、实是诵持经律对法,广说乃至得持息念、及得预流一来果...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地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行很顺利,当最后一道餐点结束时,侍者为每人端来一盘洗手水,...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发现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现代的社会安全感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结...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世界利益众生的,...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的这种无作的功德。无作就是他不必假借内心的分别就能...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菩萨。就连放生回来嘴里也说的是:今天放了十只鸟菩萨,十条...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阴的无我。 如是观察,就能逐渐...
戒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上篇:戒取使 | 下篇:戒波罗蜜教主 |
梵名 Mrga?iras 或 Mārga?īrsa。音译磨陵誐尸哩沙、摩啰誐始罗。觜宿之意。意译作孟冬、鹿首、觜月。即印度历第九...
拈提
宝带陀罗尼经
梵迦夷
出家人修出离业
高声白衣舍戒开缘
具足
观想念佛
萨噶达瓦
慧
显欲
心法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