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德号也。大日经疏一曰:“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书名)俱舍论之异名。俱舍论颂疏一曰: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术语)安居之终日。即七月十五日(旧译家),或八月十五日(新译家)。...(名数)一显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鉴众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器物)四天王供养释迦牟尼佛之钵也。长水金刚纂要刊定记曰: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是过去维卫佛钵,龙王将在宫...梵语 pippala,巴利语 assattha。意译吉祥。略称毕钵树。其果实称为毕钵罗,故称毕钵罗树,为产于中印度及孟加拉之...其义有二:(一)指坏色所成之衲衣。坏色(梵 durvarnī,巴 dubbanna ),即避用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而用木...(人名)王名。昔阿弥陀迦良王有病,自调药将服之。时有辟支佛,与王同病。来乞药。王即持药施之,自作誓愿,欲使一...(物名)法器名。横三股作十字者。于修法用之。羯磨者,必以金属制,谓之羯磨金刚。大日经五曰:以本性清净故,羯磨...梵名 Sandāgārikā。音译沙那利迦、山拖伽梨柯。又作密林住部、密山住部、芿山部、六城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乃佛...(术语)爱乐执著于法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同慧远疏曰:修慧行,得法爱着,名为爱法。止观五之六曰:爱...即能忆持而不忘失过去诸事之智慧。为菩萨后得无分别智之一。摄大乘论释卷九(大三一·三六七上):“后得无分别智有...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印光大师校印版本)...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事、行住坐卧,或是起心...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初出家的几年,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为什么这样讲呢?初出家,总...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读诵圣贤经典。 意为精明算计,不如老实积德行善。 害人谋取...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理相应,不可以,带名言的。但是你在真...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 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在世,钱最重要。活着就是为了挣...
如实知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如实知见 | 下篇:如实修行 |
凡十五卷。元代僧笑隐大欣撰,延俊等编。元代刊行。辑录乌回寺语、禅宗大报国寺语、中天竺寺语、大龙翔集庆寺语、真...
总明论
安居竟
二加
多罗佛钵
毕钵罗树
坏衲
阿弥陀迦良
羯磨金刚
密林山部
爱法
随念智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人生十不如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