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南端之第九位。梵号怛他檗多能瑟吒罗,译言金刚牙。啮碎一切烦恼之三昧也。密号曰护法金刚,又曰调伏金刚。肉色,左手持开敷莲花,右手伸头小大三指,余屈,当胸,坐赤莲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纯大苦蕴】 p0933 法蕴足论十卷三十一页云:云何如是便集纯大苦蕴?谓于如是老死位中。积集一类大灾大横具大...(人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初以老庄为心要,尝读老子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后读旧译之维摩经,欢喜顶受,始知...(一)为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住于一切诸法中,故称法住。[大般若经卷三六○](参阅“法性”3358、“真如...(物名)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氎衣,黄金氎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于释尊,其因...(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谒贤首,禀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为和本五教章。此...呾叉始罗,梵名 Taksa?ilā,巴利名 Takkasilā。为北印度之古国。又作特叉尸罗国、德差伊罗国、德叉尸罗国、呾叉...(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杂语)盲昧之凡俗也。行事钞下三曰:昏俗多务,慧观难修。同资持记下三之三曰:尘网所萦,故云昏俗。...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如上者,谓作净语,及前舍法;但前是犯已舍悔,此明得物即舍。若下,明净主不还往索之法,先...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随着佛教的发展取得了...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佛说盂兰盆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一个菩萨的转变,他的转变是全面性的转变,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们必须要知...问: 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但是从往生的条件信、愿、持名来看,虽然有佛力的加持,...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
可悲呀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一直在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里面打滚。没有人可救助,没有人可...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法师,尤其看到她年龄那么大了,...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耳根不仅能听到...
如来牙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如来砾乞底菩萨 | 下篇:如来舍菩萨 |
(植物)又作毕剌叉,树名。译曰高显。阿输迦树之异名也。佛诞生于此树下云。探玄记二十三曰:毕剌叉者,具云钵剌叉...
纯大苦蕴
僧肇
法住
金襕衣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呾叉始罗国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痴心
昏俗
畜钱宝戒开缘
佛教文化艺术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舍掉现在才能得到未来
大安法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力
四念处观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白话文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