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万有如变幻而无有实体,徒见存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入于禅定,则有轻安寂静之妙味,适悦身心。所谓禅悦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以禅悦为味。同问疾品曰:贪着禅...(术语)不知真如平等无差别为一如,徒为无明所驱而起善恶美丑等之差别妄见也。...(杂语)顶上结一髻也。古梵志中有此风。...(术语)五住地惑之一,色界一切之思惑也,举爱之一种以兼摄他种。...明代曹洞宗僧。庐陵(江西)人,俗姓刘。号位中,世称位中净符禅师。生卒年不详。参谒弁山瑞白明雪,不契,乃返归乡...即永离三界之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了见谛理,断尽见惑,永离三界之生,称为正性离生。而此类圣者出离生死之正性...(界名)又作阿鼻至,阿鼻脂。略名阿鼻。...(公案)沩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众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又作灭。涅槃之别称。乃指度脱生死,寂静无为之境地。僧传中,僧尼之死即称为寂,为寂灭之略称,含有入涅槃之意。密...(术语)业事成办之略。真宗之用语,平生业成。...凡二十八册。演培着。为作者历年之著述,及其弘法之讲稿所汇集而成。作者号谛观,故命书名为谛观全集。全书采用语体...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讲,当时美国社会存有门户观念,有位参议员出言侮辱他:「林肯...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无常:环境的无常,身体的无常,心的无常。没...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
入胎相: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经云: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佛陀的出世,当然就有父亲和母亲...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於此,世称虞...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明达,只是堕入邪见,不相信善恶报应,说布施无益。舍利弗以慧...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好鸟来青嶂。闲云挂碧巅。 红尘飞不到。淡雅过神仙。 谁信山中...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 以知...
如幻假有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如幻即空 | 下篇:如化 |
谓端正严肃己心与意念,即制止贪瞋痴三毒而不作众恶。与“端心正行”同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佛陀谓弥勒菩萨等能于...
禅味
妄分别
一髻
色爱住地惑
净符
离生
阿鼻旨
沩山业识
寂
业成
谛观全集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最上乘论
与敌人做朋友
圣严法师《无常》

鬼神病的治病方法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胎相」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舍利弗的智慧:施一口水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