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佛陇寺行满。荆溪之高弟也。日本传教师从之受天台之诸籍。佛祖统纪十,以为荆溪之旁出,揭其名,而无传宋高僧传二十二,有天台山智者禅院行满传,然其年代不同。唯日本明匠略传,记其为苏州人,二十出家。二十五具戒。大历三年就荆溪和尚学止观玄义各一遍文句三遍。住佛陇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一○上):“性心失真,认...亦名:平钵受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平钵受食者,非溢钵也。”资持记释云:“平钵二戒。……古师云,离偏...(杂语)Vicāra,译曰伺,寻伺之伺也。...即空、假、中三谛,乃天台宗所判立“通教”之谛理。空者,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系依因缘而生之自性空。假者...(名数)是华严经无尽藏品所说十无尽藏中第一信无尽藏之十种信也:一信一切法之空。二信一切法之无相。三信一切法之...(668~749)日本奈良时代僧。号行基菩萨。和泉(大阪府)人。十五岁至药师寺学唯识、瑜伽。后游化诸国,弘扬观想法...(术语)又云淫怒痴,贪瞋痴。染者贪欲,恚者瞋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烦恼也。无量寿经下曰:少欲知足,无染恚痴。...相对于净土而言,乃指六道轮回而污浊迷惑之娑婆世界。观经疏定善义(大三七·二六三上):“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印相)引弟子入坛场内之印也。胎藏界用入佛三昧耶之印,金刚界用萨埵之三昧耶印,苏悉印用合掌,此即以三部之三昧...【应默】 p1398 瑜伽七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了知应默?谓善了知于五时中,应当默然。一者、说者正说语时,若彼听者...凡三卷。北魏吉迦夜译。又称现在佛名经、诸佛华经、称扬诸佛经、集诸佛华经、集华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佛陀于经...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说的,这个宇宙的观念有多大呢?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家戒,二是在家戒。出家戒是为出家众制定的相应戒律,如...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 今天的人不是...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遍的商业行为。 当时有一位长者的儿子,想参与商队入海的活动...
行满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行犍度 | 下篇:行境十佛 |
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石钟山。又作剑川石窟。依山凿龛造像,可分石钟寺(八窟)、狮子关(三处)与沙登村(四处)等三...
性心
溢钵受食戒释名
毗遮罗
真俗中三谛
十种信
行基
染恚痴
魔乡
引入印
应默
称扬诸佛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戒律与生活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给别人一点掌声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