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okezhiguan
佛教著作。与《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合称天台三大部。天台宗的基本理论著作之一。原名《圆顿止观》。10卷(一作20卷)。由智顗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在荆州玉泉寺讲出,弟子灌顶笔录成书。据天台宗九祖湛然称,此书前后有三本:初本20卷,第二本10卷,第三本即现行本10卷。
此书是天台宗详述圆顿止观法门(修行方法)的主要著述。全书分为序分和正说分两部分:序分略说本书缘起,先述本书说主、说时、说处及其概况;次说圆顿止观法门的师资相承,分为金口、今师两种。金口相承指远从释迦牟尼传到第24世师子遇害而法统绝;今师相承指北齐慧文,由印度龙树一脉相承,传一心三观禅法于南岳慧思,智顗师事慧思,受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发挥自己的观行体系,于三谛圆融之境,立一念三千之观,阐明圆顿止观法门的深旨。
正说分有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简称十广。第一大意章为全书总纲,并将其下九章概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五段,略举全书的大体,简称五略。两者合称五略十广。第七正观章,正说天台一家修习止观的方法,为全书的中心。先叙观法的对象,即十境(阴入界境、烦恼境、病患境、业相境、魔事境、禅定境、诸见境、慢境、二乘境、菩萨境)。次说正修的观法,即十乘观法(观不思议境、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法爱)。其中以观不思议境为根本。本书智顗只说到第七正观章中的第七观诸见境段便告中止,以下观慢境等三段及果报等三章都缺,只能就大意章和正观章首所述知其大略。
本书早有单行本流通。北宋天圣二年(1024)入藏。唐天宝年间,由鉴真传入日本,后日僧最澄等继续弘传,于弘安年间开始刻印。今收入《大正藏》。注释主要有唐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40卷、《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10卷及《摩诃止观科文》5卷;宋从义《摩诃止观辅行补注》4卷,法照的《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6卷。节本有唐梁肃的《删定止观》3卷。提要有湛然的《止观义例》2卷、《止观大意》1卷。此外有关撰述尚有唐梁肃《天台止观统例》1卷,佚名的《摩诃止观科节》1卷,道邃说、乾淑集《摩诃止观记中异义》1卷;宋从义《摩诃止观义例纂要》6卷,遵式《摩诃止观义显》1卷,处元《摩诃止观义例随释》6卷;清受登说、灵耀补定的《摩诃止观贯义科》2卷等。(高振农)
佛教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正文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恶马治者,律云,若比丘犯罪,不问轻重,拒云不见;僧应弃舍莫问。语云汝所住处,亦当举汝...(术语)Upamā,译曰喻。因明论纂要曰:喻者西方云为播磨,此译为喻。今因明中后同异支,准西方云达利瑟致案多(D...【圣谛所摄法】 p1227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圣谛所摄法云何?谓一切有为法、及择灭。...(植物)木槵子也。于数珠用之。校量数珠经曰:槵子掏一遍,得福千倍。木槵子经曰:若欲灭烦恼障报者,当贯木槵子一...(术语)不才不净也,指斥言句葛藤。临济录曰:山僧今时,事不获已,话度说出许多不才净,你且莫错。...(故事)释尊为悉多太子时,游观四门,见生老病死四苦,深生厌世之心。见本行集经。...(杂语)谓堂塔寺舍等初建立也。...【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 p0230 集论七卷十页云:何等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谓缘谛增上法为境,发起中品清信胜解...资持记·释师资篇:“弟子依止阿阇梨,有五事:一、者当数往;二、者至户当三弹指;三、者入当头面礼;四、者长跪问...【十种发心】 p0109 瑜伽七十二卷一页云:复次有十发心。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杂语)暗禅者之对。谓拘泥文字上所现之学问,而闲却实践的方面之修业者。...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一个养花人每天给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每一次他都给向日葵浇两勺水,而只给向日葵旁边的小草浇半勺水。小草心里愤...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等,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圆冢、塔庙等,...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长大后,相貌端庄,不求功名,...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乐章也。每演戏时,见有孝子悌弟、忠臣义士,激烈悲苦,流离患难。虽妇人牧竖,往往涕泗...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看不上;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要从小事做...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的各种宗教;相就是它表现的相状...
摩诃止观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篇:六祖坛经 | 下篇:菩提道灯论 |
(譬喻)以譬物之黑者。无量寿经上颂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焰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众光焰耀。皆悉隐蔽,...
恶马治法
播磨
圣谛所摄法
槵子
不才净
四门游观
草创
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
依止阿阇梨五事
十种发心
文字人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你不必羡慕他人

称念观音圣号的功德利益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通智法师往生记

陶石梁禁演淫戏文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条人生铁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