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增一,若受八斋,先忏悔罪,后便受戒。广如十六卷中。”(事钞记卷三九·二六·三)...【缘五事境舍恶分别】 p130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缘相为境,当言能舍已生未生恶不善法?当言不能舍耶?答:...【无我行相】 p106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何第四无我行相?谓于苦谛非我相性,正观行相。...(物名)于祖忌献茶汤时,或茶礼汤礼时所鸣之鼓也。见象器笺十八。...梵名 Ajana-vana,巴利名同。又作安膳林、安禅林。位于中印度娑根多城(巴 Sāketa)附近之林园。至于娑枳多城,则...古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华译为无忧王,于公元前二七O年间,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正生位】 p0500 瑜伽二卷四页云:又此胎藏极成满时,其母不堪持此重胎,内风便发,生大苦恼。又此胎藏,业报所发...禅林规定以钵盂吃粥饭,称为行钵。又公示行钵排位(略称钵位)之名牌,称行钵排位榜。 p2564...一、信财,信能使人决定受持正法; 二、进财,在未见谛之前,要一心努力求取出世之道; 三、戒财,戒为解脱之本,能...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系缚人,犹如罗网缚人一般。[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 p5764...行事钞·尼众别行篇:“今列其名:一、者百岁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当起迎逆,礼拜问讯,请令坐;二、比丘尼不得骂...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虽然他广修禅定、智慧,乃至于修种种的福德,就好像一个人去刻...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德的殊胜。 我们见人修善,最低限度要欢喜赞叹,需要帮忙就帮...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子杨岐方会(992~1049)为开祖...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 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 戊...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强...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诲淫为目的。汝等虽有祖上阴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须战兢自守...
漏尽阿罗汉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漏 | 下篇:漏尽无所畏 |
指理性与事相都毕竟空无的事物,如龟毛兔角,就是毕竟空无的事物。毕竟无与毕竟空不同,毕竟空的空是指性空,其外相...
八戒先忏后受
缘五事境舍恶分别
无我行相
茶鼓
安阇那林
阿育王
正生位
行钵
七法财
尘网
八敬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如何免费得福报?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