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报因愿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种佛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凡八卷。唐代新罗僧太贤集。收于卍续藏第八十册。系注释玄奘所译成唯识论之作。内容包括:(一)显宗出体门,阐示护法...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经...Yonglebeizang 继《永乐南藏》之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在北京雕造的大藏经。明正统五年(1440)完成。全藏6...【昙摩密多】 此云法秀。罽宾国人。生而连眉,沉邃慧鉴。常有善神,潜形密护。每之国境,神梦告王,去亦如之。...无论苦乐,所报之境则有二者,谓依报正报: 一、正报 谓所报之身,如人所受得之人身是。 二、依报 谓所受...子题:安居偏制夏坐、春冬不安居犯一吉、夏不安居至后安居日日吉罗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一、叙教本)夫静处思...【能引王可爱法】 p0896 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能引王可爱法?大王当知,略有五种能引诸王可爱之法。何等...(术语)寺院十名之一。出离世俗人之住处也。见僧史略上。...【三种杂染】 p0177 瑜伽八卷一页云:何等为三?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如彼第八卷至十卷释。...【中夭由六种因】 p0362 显扬十九卷六页云:又复中夭,由六种因。一、不避不平等故。二、念忘失故。三、意瞋忿故。...(术语)极无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于华严宗。...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是哪四种呢?比丘因为居士供养...【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春秋时代的大夫看见人的言语动作,推测他的...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我们。而我们,却不予理睬。这不是很残忍很悲痛...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诸善聚会,成就内心的清净。对极乐世界的欣求,有两个修观的...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定考试。学科有一定的认定标准,术者就要看主考官的自由心证了...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有些苦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佛法告诉我...
愿佛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愿 | 下篇:愿轮 |
(衣服)祈请神佛时所著之清净衣也。真言师各依其修法而异其色,但俗人一般著白衣。...
成唯识论学记
观行
永乐北藏
昙摩密多
依正二报
安居制意
能引王可爱法
出世舍
三种杂染
中夭由六种因
无自性心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