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一刹那的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梵语 ratna mudrā-samādhih。百八三昧之一。宝印,指三法印。观法之实相,体得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三法...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系就实叉难陀所译之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名数)公案之数目。...随顺因缘而有生灭变化,谓之随缘;永远不变而存续,谓之不变。真如有以上二面,即真如之理体虽恒不变易,而触缘则生...(术语)九种大禅之一。有大善根者所修之禅也。...梵语 kāya-anupa?yanā。即四念处观中之身念处观。修此观法时,观察身体,由头至足,次第巡历,观三十六物皆不洁净...指真理之圆满与绝对。又作一圆相。于禅宗,描画一圆形图以象征真如、法性、实相,或众生本具之佛性等。禅僧每以拂子...(真言)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遍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异熟障粗重】 p1116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异熟障麁重者:谓与谛现观相违,那落迦等自体得。...指千瓣莲华。(一)为供养佛之用。大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八·二一八中):“尔时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花与普明菩萨,而告...(一)谓四种实智所照之境,可分为教一、理一、机一、人一;出自法华经义记卷二。即:(一)教一,谓皆成佛道之教。(二...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该如何前进? 投子禅师说:十方都有他的脚步。 和尚又问:没有...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答: 要知道我们靠佛力里面也有自己的力量。...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衍慈法师答: 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着他。朋友看他沮丧的样子很着急,于是告诉他去附...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同时,也不要幻想着以后如何,因为人命脆弱,无常迅速,若不从...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会举行一些超度法会,大的举行水陆法会,小的也做一些诵《地...
最后心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最正觉 | 下篇:最后身 |
1、指大小乘的具足戒。 2、大乘戒的通称。...
宝印三昧
新华严经论
千七百则
随缘不变
善人禅
循身观
圆相
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
异熟障粗重
千叶莲华
四一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无目之人

《净土决疑论》白话译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握得越紧,伤害越大
心的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