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资粮位】 修集资粮之位,为唯识宗所立五种修行阶位中之第一阶位。这是修行的初步准备阶段,于此位中修十住、十行...(术语)三量之一。心所量度分别之对境也。...(术语)二种无明或五种无明之一。又名不共无明。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惑中,无明独起,不与其他五大惑共...指唐武宗会昌年中所引起之废佛事件。武宗素信道教,继文宗之后即帝位,会昌元年(841)九月,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物名)真言宗之说,谓幡具无量之佛德,以顶触之。则先受轮王之灌顶,终受佛位之灌顶。故因中说果,名幡为灌顶云。...【嗢柁南说】 p1249 瑜伽八十七卷十一页云:复次是处世尊依自圣教,为欲显示善说发起依他邪教,为欲显示恶说失堕,...【五损减】 p0257 集异门论十三卷二页云:五损减者:云何为五?一者、亲属损减。二者、财富损减。三者、无病损减。...【异熟生】 p1114 俱舍论二卷九页云:异熟因所生,名异熟生。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或所造业...(行事)寺之开基入灭日也。此日必修供养。...羯磨,梵语 karman,巴利语 kamma。谓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即诃责、摈出、依止、不至白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梵语 varga,巴利语 vagga。即品、篇、章、部、类。旧婆沙论译为跋渠,新婆沙论译为纳息。有区分、聚合之意;即同一...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到单位,让同事做出选择: 1、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 2、今...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苦、恐惧等各种情绪,深深的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现在,...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叫做根、尘、识。就是我...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是有品级的...导读: 岁月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中,皱纹蹑手蹑脚地爬上了你的面庞,这是多么令人苦恼。为什么你总比别人老得快一...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没办法。这些都是我们业障的显现,我们自己没有发起很好的菩...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易令我们生烦恼的事情。这样在这...
第十五是大义门功德,大义门就是大乘门。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在那里不会闻到二乘的名字、女人的名字和六根不...
诸法寂灭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诸法毕竟空 | 下篇:诸佛十乐 |
入于禅定时所生的喜悦。...
资粮位
所量
独头无明
会昌法难
灌顶幡
嗢柁南说
五损减
异熟生
开山忌
七羯磨
纳息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心灵的四个品级
七个使人衰老的原因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