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的无分别之真智,因它能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故事)出三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砺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于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四种施】 p0403 集异门论八卷十五页云:四种施者,一者有施,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二者有施,受者清净,施者不...(传说)迦叶自释迦如来受袈裟,于鸡足山入定,以传之于弥勒。毗奈耶杂事付法藏传以为粪扫衣,西域记以为金襕衣。增...(菩萨)Vajrajvala,译曰金刚光。见大日经疏九。...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但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出之二十八部众中。缺此...【不作意】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所应作而便不作,非所应作而更反作。如所闻思修习法中,放逸为先,不起功...【毗钵舍那】 p0862 杂集论十卷十页云:毗钵舍那者:谓拣择诸法,最极拣择,普遍寻思,周审观察。为欲对治粗重...(人名)名二十亿之沙门,于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僧,布一羊皮,使僧蹈其上,以其因缘于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佛的别名,因佛空无一切邪执。...(名数)五戒也。...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
众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贪瞋痴,发而为事,则无非杀盗淫耳。然盗淫二业,上智以义自绳,下愚为势所制,尚不至太甚...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梦参老和尚答: 需要啊!怎么不需要!这离不开的,自念、自...
参话头是千年来禅宗门下最重要法门,但随着禅宗的没落,法门传承也一丝如缕。民国至今,仅能高举高旻寺来果禅师、云...
问: 印祖一再地说不要怕死,可是我真的好怕死,生活的主题也是怎样锻炼身体。请法师开示怎样才能不怕死? 宏海法师...
诸位,大家吉祥。我们都听过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是在隋唐时期,长安城里面有一位高僧,他提...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怎样辨别真伪?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带有...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
根本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根身器界 | 下篇:根境识 |
即理佛性、行佛性。(一)法相宗论众生之佛性,以其所依之体,乃不生不灭法性之妙理,故称理佛性。(二)各人第八阿赖耶...
罗什别室
四种施
迦叶传衣弥勒
伐折罗人嚩罗
起世经
金大王
不作意
毗钵舍那
施房舍比丘
空王
五善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推荐】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杀业积久,则爆发灾害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禅宗参话头法门疑情解析

真的好怕死,怎样才能不「死」

隋唐高僧善导大师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