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都有性和相的两方面,性方面的空无叫做“性空”,相方面的空无就叫做“相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不二之法门。法者轨范也,门者入圣之门径也。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种不二之法门,在诸法之上,能直见圣人之道。维...(一)梵语 mahāpurusa,巴利语 mahāpurisa。对佛之尊称之一。与“无上士”同义,意即最胜之士夫。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梵语 mūlāntika-skandha。与“一味蕴”对称。乃小乘经量部之主张。从无始以来相续不绝之微细意识,为有情生死相续...【令僧安乐】 p0530 瑜伽九十九卷一页云:由五种相,应知说名令僧安乐。一者、令顺道具,无所匮乏。二者、令摈异法...【三因建立三种律仪】 p0218 瑜伽五十三卷五页云:问:何故世尊建立苾刍近事近住三种律仪?答:由三因故。谓佛所化...相传为龙树菩萨于过去世成佛之名。又作妙云如来、妙云相如来、妙云相佛。辽代非浊之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马鸣龙树师弟...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之身体,虽名为“我”,实际是无主体、无我。鸠摩罗什之高足僧肇,时当后秦国王姚兴,王...(植物)梵名Ardraka,生姜也。印度南部多种之。...亦名:年不满受具戒开信受人语 子题:生年板、涝 行宗记释云:“不犯中,初科。僧祇次第有四:一、问父母。二、看 ...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闻法。 在深夜中做课诵时,常常看到一些壁虎们,在泥塑金身的...
《六即佛颂》的作者是宋法云大师(10861158),字天瑞,号无机子,原籍长州(浙江长兴县),俗姓戈。师对内外典籍无...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佛陀!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老师。 佛陀听了这话,丝毫没有...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①,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经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了。 佛在世时,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
有次,师父叫我打印,师父看了A4打印纸,说,这个纸张太厚了,太浪费了。师父对这个纸张都是这么细心的,如此珍惜福...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吕留守常与食客下棋。如果谁赢了他一盘棋,...
相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相宗 | 下篇:相待 |
梵名 Sajghavarman。意译僧铠、众铠。(一)刘宋译经僧。印度人。少而弃俗,清峻有戒德,明解律藏,尤精杂阿毗昙心论...
不二法门
大士
无言童子
下乘
根边蕴
令僧安乐
三因建立三种律仪
妙云自在王如来
四大元无主
阿你啰迦
度减年受具戒开信受人语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天台六即佛义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说不如行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这种人已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

凡是经过你的手的,都是你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