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的妙理,谓之“界外理教”。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710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复次忍波罗蜜多十清净中,当知略有二种清净。谓前九种,名...指出家比丘之娶妻食肉者。又作持妻食肉、持妻啖肉、蓄妻啖肉。娶妻食肉本系在家之相,出家人娶妻食肉(净肉外之肉)...此二种辟支迦罗,皆有大小不同。今明独觉辟支迦罗,具有二种: 一、小辟支迦罗 小辟支迦罗者,本是学人。在人...梵语 artha。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与平等门之“理”相对。僧肇之宝藏论(大四五·一四三...(修法)密教所修之护摩,有内外二法,如六种护摩法,用火坛乳木等焚火者,为外护摩。以是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坛...七种生死之一。谓等觉位之菩萨,破最后一品无明,入妙觉位,不再受后身,故称无后生死。[翻译名义集卷六、摩诃止观...释尊五时说法之第三时,此时在佛说阿含经之后,因见一切闻法的人都已得到决定的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说,往往在说法中...指阿弥陀佛以其名号救济众生的本愿,亦即弥陀之第十八愿。...(术语)过午时不食,谓午前中之食也。斋非就食体而云。就食时而云也。持比丘戒沙弥戒者勿论,持在家八斋戒者之食法...【伊叶波罗】 此云自在。西域人。善通三藏,解贯四含。宋文元嘉,彭城翻译。...(术语)一人成道即万人成道。一事成就即万事成就。一切例皆然。名之为事事无碍法界。此为华严经所明。华严大疏二曰...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 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生净土,转世后,或者成为大文豪...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摆在佛案的左侧,它巨大厚重,一人不能举动,诵经时木鱼声穿...
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悟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是二者,自...
界外理教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界外事教 | 下篇:皈依 |
唐代僧。善导之门人。郑地(河南)荣州人,俗姓孟。生卒年不详。幼而仁慈心厚,早有出尘之志。十四岁礼汜水等慈寺之...
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肉食妻带
小大二种缘觉
事
内护摩
无后生死
方等时
弥陀名愿
斋食
伊叶波罗
一成一切成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推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