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一切事理,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又其体昏暗,不知四谛的真理,故名“无知”,台家叫做“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能断除。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指般若经的中心思想。般若经专门说诸法皆空之理,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故谓之尽净。净者真空的意思,在真空之中,不留...(术语)艰难之行法也。常曰苦行。或对于易行而言。法华经提婆品曰: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牟尼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杂语)人之精神气力也。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杂名)为斋供之场所。...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物名)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鸡罗,具云鸡萨罗,此云花叶也。多摩,具云多摩罗,此云天花也。谓此香天上花叶所作。...【记别】 p0935 如十二分教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记别者:谓广分别略所标义,及记命过弟子生...指三界之迷苦,往返不止,乃有罪众生之生死轮回境界。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十善菩萨发...【四因烦恼已断】 p0458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复有四因,烦恼已断。一、依无余灭故。二、依无余转故。三、对治无余修...wuwo 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佛典中对于“数量极少”之譬喻。又作甲上土、甲头土。即以爪上之土比喻众生舍三恶身,得受人身,且能修习正道得解脱...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死亡。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了烦恼的势力,你...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问: 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常讲自己的护法如何如何,这对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学佛法的人有什...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这个因缘的修证,它是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外在...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四心具足,真正圆满 省庵大师在...秋天是胃病的好发季节,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夜睡醒,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需及时补充能量与营养...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吵架。瞋恨心很重,这样会火烧功德林吗? 大安法师答: 佛弟子...
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或黄昏,每当那悠扬的钟声响起的时候,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清韵悠静的深远遐想,所以文人墨客咏钟的诗...
染污无知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染著 | 下篇:毗卢性海 |
乃记述人一生行谊及其籍贯、生卒年月之文字,为文体的一种。又作行状记、行述、行实、行业、行业记。关于行状之源起...
尽净虚融
难行
精气
斋场
明脱
鸡罗多摩
记别
三界苦轮
四因烦恼已断
无我(anatman)
爪上土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大安法师: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怎样发菩提心呢
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