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般若经的中心思想。般若经专门说诸法皆空之理,没有一法不是空的,故谓之尽净。净者真空的意思,在真空之中,不留一点情执,叫做清净。虚融者,诸法既是真空则无自性,故能虚通融熔,一切皆如。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界名)欲界之诸天也。有六重,称曰六欲天。俱舍论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仪式)法华三昧与常行三昧也。常行三昧即念佛三昧。...(术语)正觉之略名也。正悟解法性也。唯识论一曰: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同述记一本曰:言正解者,正觉异号。...【依他起自性能作五业】 p0772 显扬六卷六页云:问:依他起自性、能作几业?答:有五种。一、能生诸杂染体;二...(植物)准提观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之准提画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性决定】 种子六义的第四义。此明种子随它本身能熏的善恶无记之性,生起现行时,也决定其现时的善、恶、无记之性...(杂语)犹言大千世界。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指乌枢沙摩明王(梵 Ucchusma)。乌枢沙摩,为火头金刚之名字,意为不净、秽迹,但有转秽为净之功能,故祭于厕中,...(地名)Īśādhara又作伊沙陀罗。山名。俱舍光记十一曰:伊沙驮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耸,犹如车轴。此山能持,...【色赞悭】 p0567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色赞悭?答:若于色赞,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术语)三藏中,论藏诠慧学,故曰慧藏。对法论十一曰:开示慧学是阿毗达磨。婆沙论一曰:若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毗达磨...《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这个老成 就是指阅历丰富,对世间人情非常练达,道心很坚固...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道出了佛教对动物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慈悲。千年以降,佛教与中...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知道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内心得到最深刻的满足。...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里发了一个愿,希望在十年之内布施一千万元。 当时这简直像是...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渐修。我们六祖大师,他讲经不识字,你得先给他念一遍,但是他...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的意义,《罗云忍辱经》云: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愤怒和委屈。当无明产生的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
尽净虚融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尽虚空界 | 下篇:光毫 |
【成唯识宝生论】 护法撰,唐代义净译,凡五卷。又称《二十唯识顺释论》、《二十唯识颂释论》、《唯识导论》。为世...
欲天
法华常行
正解
依他起自性能作五业
俱缘果
性决定
十方佛土
厕神
伊沙驮罗
色赞悭
慧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忍」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