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尊是阿弥陀佛,左胁是观世音菩萨,右胁是大势至菩萨。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又作同体慈悲。指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亦即初地以上之菩萨,摄众生于自体,以众...指唐武宗会昌年中所引起之废佛事件。武宗素信道教,继文宗之后即帝位,会昌元年(841)九月,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故事)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得阿罗汉道,作是念。我先在六群比丘中,于舍卫国污辱诸家,我今当还使此诸...(菩萨)Maju,又作曼殊,曼乳。译曰妙。又曼殊室利菩萨,古经谓之满濡。新译家略称曼殊。...凡二卷。日僧高峰显日(1241~1316)撰,侍者妙环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收录东山云岩禅寺语录、稻荷山净妙禅寺...修云何?略说有四种,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得修者,谓未生善法修习令生。习修者,谓已生善法修令坚住不忘...六无畏之一。略称一切法平等无畏。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差别,其六即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意指一乘之人,...为祝祷长寿之塔,即生前为自己所预设之塔碑。又称寿藏、寿陵。通例于塔上刻字填朱,与其他之墓碑有所区别。初行于禅...(杂语)于今生谓过去未来之生也。...(修法)密教于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梵语 prthag-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全称婆罗必栗托仡那(梵 bālaprthagjana,意译愚异生)。旧译为凡夫,新译为异...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
当我们进入到佛教寺院时,通常会先经过山门,有时也会遇到寺院并没有单独建山门的情况,偶尔又会听到不是山门而是三...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问的方式开始一天,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力...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的果报成熟。各种善业的累积促成了他现在的福报。我们如果是一...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罪业,为什么临终十声念佛就能往生呢?那佛经不是说重业先牵吗...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前面说的甚深义理,因为我(指地藏菩萨)是主法者,所以要供养...
弥陀三尊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弥陀本愿 | 下篇:弥陀名号 |
(术语)Homa,又作护魔,呼么。译曰烧。原为事火婆罗门烧火祀天。彼以火为天之口,谓烧飨物于火,则天食之,而与人...
同体大悲
会昌法难
迦留陀夷教化
满濡
佛国禅师语录
修
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
寿塔
他生
密教结界法
异生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是「山门」还是「三门」
每天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