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说通教的菩萨,以誓愿力,扶余残的习气,受生于三界以利益众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圆觉经之语。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其清净如大圆镜。...为般若经所说二十空之一。又作无性自性空。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果之相,皆空而无有,故为小空。又通...(职位)别名知事。僧中之职名。司僧中之事务者。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为知事,...【外心散乱】 p0492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闹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杂语)Markaṭa,译曰猕猴。玄应音义一曰:么迦吒此云猕猴也。名义集二曰:摩斯吒,或末迦吒,此云猕猴。梵语杂名...据优婆塞戒经卷五载,菩萨行慧施时,应远离下列五种法,即:(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句】 p0528 此略有二谓声闻乘中所说句及大乘中所说句。如瑜伽十三卷十五页至十七页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以四一切辩五位心所】 p0495 成唯识论五卷十三页云:复以四一切辩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喜觉支】 p1164 法蕴足论七卷十六页云:云何喜觉支?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又称雁宇。原指印度古代毗舍离国之林中,为佛陀而建造之堂宇,以其形状似雁,故称雁堂,后转指佛堂。[善见律毗婆沙...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
农历七月廿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他曾发菩萨大愿,凡有安神、请佛、安宅、外出等等冲煞禁忌之日,诵此咒一或三遍,...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这里就是为什么无所障碍,理解这个经文...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本》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么样?使令他改变,而这个时候你的善巧就很重要。诸位要记...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色:白色 代表意义:自性清净 净土名号:色究竟土 所转烦恼:无...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严咒是十方一切诸佛,每一佛必说之咒,十方一切诸佛也因为...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你五阴的相状,它是业力所变现...
扶习润生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扶尘根 | 下篇:扶惑润生 |
(菩萨)具名金刚喜菩萨,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
本源清净大圆镜
小空
悦众
外心散乱
如幻
摩迦吒
布施离五种法
句
以四一切辩五位心所
喜觉支
雁堂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修行法语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