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道场以做佛事七天。若是念阿弥陀佛的叫“佛七”,念观世音菩萨的叫“观音七”,念往生咒的叫“往生七”,但也可以都叫做“佛七”。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为难陀论师所立之心识二分说。以心识起认识作用时所生相分(所缘之影像)、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之二种差别。另有...【缚有三种】 p1387 杂集论六卷十八页云:缚有三种。谓贪缚、瞋缚、痴缚。由贪缚故;缚诸众生,令处坏苦。由瞋缚故...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食中有草有虫;或手有不净振去之;或有未受食,手触而污,手振去之。”(含...言近观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近观。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修习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如实知见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为...(术语)又曰神变月,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缠法】 p1461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缠法云何?谓若法、是烦恼。...(杂语)谓出家之身,以力业为事,好斗,作奴仆事之堕落僧。如僧兵之徒是也。又单曰力者。...(一)梵语 nihsvabhāvatva, nihsvabhāva, asvabhā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一)超越凡圣,不住于生死、涅槃之无事禅,系一切三昧中之最上者,故称为宝王三昧。一山国师语录卷上(大八○·三二...(地名)Mālāgiri,译曰鬘山。见本行集经三十一。...(术语)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又不问理非理,总斥一切之言论。与俗所谓滑稽,冗谈等同。大日经疏十九曰:戏论者...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什么叫做圆通?圆通它是一种解脱境界,圆就是圆融,通就是通达。为什么...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他的仪表端庄优雅,精通菩萨乘与声闻乘的各种经典,常常云游...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自傲和两指不沾阳春水的清闲到谦逊和亲力亲为的刚强,从小资的...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高明寺来果和尚有个侍者,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孩子。他跟来果和...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丰厚,自己却朴素节俭,将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亲族,对百姓体恤...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现代人涵养的一面镜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人的行坐举止有良...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
佛七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佛 | 下篇:佛土 |
(地名)又作尼连禅那Naira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坐菩提树下。玄应音义三曰:尼连禅河应云尼连禅那,...
二分家
缚有三种
振手食戒开缘
近观
神足月
缠法
力者法师
无性
宝王三昧
摩罗祁梨
戏论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金人

「圆通」的解脱境界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