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1-1810)字彻悟,号梦东,清乾隆时人,为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初修禅,后修净土,莲风远播,道俗归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寺名)在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阿育王所建。杂阿含经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曰:鸡雀寺。阿育王传三曰:鸡...(书名)具名华严原人论,一卷,唐圭峰宗密着。以华严之宗意,穷考人趣之生起者。...指东汉末年至魏初之际,知识阶层所形成“藉谈辩而达治学、求理目的”之社会风气。此风盛行于魏、晋两朝(202~419)...(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1621~1677)明末临济宗僧。姑苏吴郡长洲(位于江苏)人,俗姓许。字竹庵,别号藕庵。十九岁礼云栖寺晟公披剃,二...亦名:施一食过受戒制意、一食过受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施一食过受戒三十一。然笃信居士,割舍...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全称长阿含十报法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此经典与长阿含之众集经、增一经等皆汇集佛教初期教...乃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与还相回向。(一)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弥陀净土者,是为往相回向。(二)已...诸法的分类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之说,而唯识(法相宗)则将一切法分类为五位百法。此百种事象并无实体,仅为...指色界之四禅天与无色界之四空处。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地名)Yugaṁdhara,山名。瑜干驮罗之略。译曰双持。慧苑音义上曰:乾陀山,具云瑜干驮罗。言瑜乾者,此云双也,...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望、慰问。诸菩萨、佛陀弟子及天人等,悉知此二大士相见...
令友求子,拟舍百金。当令请百部《感应篇汇编》,以送通文理有信心之正人君子,实为不可思议功德,当获感通。又须知...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是正念比较多,妄想比较少,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个事实 你现...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净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
平凡却不平凡的念佛人 当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烦恼时,有些念佛人的典范常能发生安定鼓励的作用。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 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着正确的方法来忏悔,才能达成预定的目标。 忏悔除了有改过向...
际醒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延寿 | 下篇:沩山 |
【罗睺】 文句:此云障持,化身长八万四千由旬,举手掌障日月,世言日月蚀。释名云:日月亏曰蚀,稍小侵亏,如...
鸡雀寺
原人论
清谈
三重曼陀罗
真衍
食处过受戒制意
十报法经
二种迥向
五位百法
八天
乾陀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香积法味供养

求子须知的事项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六因、四缘、五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