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住之一,即菩萨自八地以上,得不还、不退之位。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又作肩下、下肩。于禅林中,指身分、资历、职位等之下位,即依上位者之肩而列于下位。敕修百丈清规卷五谢挂搭条(大...【见】 p06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见者:谓见现见现在前境。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见者:谓见言...(一)梵语 upanaya。因明用语。为古因明五支作法之第四支。即藉同喻(由正面说明之例证)与异喻(由反面说明之例证)...以智慧来照察事理,破诸迷惑。...(?~1048)宋代僧。寿春(安徽寿县)人,俗姓许。相貌非凡,双目直视不眨。年少曾游东都开宝寺,而于景德寺七俱胝...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之对称。即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1、鸠摩罗什所立的三法身是:法化生身、五分法身、实相法身。法化生身是由法性化现的化身佛;五分法身是戒定慧等的...有名气和有德行的比丘的尊称。...(杂名)阏伽上所浮之花。用樒。由此转为奉佛之花。...【回向】 又作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的善根,为亡者追悼,...十不二门,一作法华本迹十妙不二门,是天台宗显示十种不二妙理的义门。天台智顗在所说《妙法莲华经玄义》中曾开示了...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 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 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
每天念一万声佛号是对我们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虽然有工作,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一般是八个小时工作制,就算加...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佛所说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
1、戒:在外人面前争吵 夫妻在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但要注意,不在大庭广众面前争吵。有些问题在众人面前争吵,不但...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这桩事情,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娑婆世界修道很难成...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如...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故。昔日目犍连尊者,为求亡母脱离饿鬼之苦,佛陀告之于 七月...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
决定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决定业 | 下篇:优昙华 |
(杂名)为夏安居之僧众。...
肩次
见
合
智慧观照
志言
善业
三法身
名德
阏伽花
回向
十不二门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每天一万声佛号是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不饮酒戒
如何供养出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