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缘觉的修行方法,其方法是自调、自净、自度。智度论说:“求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复次,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遮戒与性戒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遮性者,毗尼所制无出遮性。...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魔...(杂语)又作阿牟伽,阿谟伽。译曰不空。...【卽蕴计我及离蕴计我】 p0886 瑜伽六卷十页云:又我今问汝:随汝意答。为卽于蕴施设有我?为于诸蕴中?为蕴外...东方之思想、文化透过象征手法所表现出来之形式颇多,于印度最古之文学遗产梨俱吠陀(梵 Rg-veda)中所含之宗教哲学...【时分有】 p0915 大毗婆沙论九卷六页云:三、时分有。谓如是事、此时分有,彼时分无。...(名数)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指向下之半球体,状如倒覆之钵。即于佛塔塔身之上所作半圆之覆钵形状。俗称斗形。于各种样式之佛塔中,形制最古者为...(职位)掌涅槃堂事者。...亦名:不立大小便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起过。居士见嫌,言此沙门无有正法,立大小便,如牛...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中都需顺应的道。 顺应天的刚健,因而勤奋...
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个先检查自己的行蕴,你活了这么多年,到底你的等流性在十法界里面你是属于哪一个...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常的大沙漠。沙漠中行路很难,即便是本村人,也常常会迷路。因...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得到、去得了吗?还是像地狱一样是画成的?如果想在此生了生死...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嗡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
【原 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 第...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要一发现自己在打妄想,就立刻回到方法上;如果一任自己随着妄...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永远不敌法王城。 2.大家学了佛就只有佛法的正见、只有佛陀的...
自调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自性受用变化三身 | 下篇:自恣 |
【慧】 p1318 瑜伽三卷七页云:慧云何?谓卽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
遮性
地前
魔王
阿目佉
卽蕴计我及离蕴计我
象征主义
时分有
十恼乱
覆钵
涅槃头
立大小便戒缘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为别人留一条路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