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将来下降人间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叫做“龙华会”。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指虽本具佛性,因不能了知而轮回生死之位。又作理即、理佛、素法身。天台所立圆教六即位之一。从凡至圣分为六位,理...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五种有爱】 p0260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有五种有爱。一、法性爱。二、誓愿爱。三、愚痴爱。四、厌离爱。五...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称补陀洛迦。在浙江普陀县。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唐以前传有梅福等寄隐修道,故又名...(一)制吒迦,梵名 Cetaka。又译作制擿加、制多加、势多迦、扇底迦。意译息灾、福德聚胜。为密教不动明王之胁侍,侍...(故事)阿育王死时。以半分庵摩勒果施于众僧。为最后之供养。...(术语)青莲华之眼也。佛眼之好妙如青莲。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动物)龟之异名也。虚堂净慈后余曰:赤眼撞着大柴头。...(术语)诸佛菩萨等应同众生之所愿,隐见而保护其众生之意也。...(名数)一、顺现受业,现生作业而现生受果者。二、顺次受业,现生作业而次生受果者。三、顺后受业,现生作业而二生...(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panna,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
假设我们用攀缘、迷惑的心,来面对五阴魔境,这个过失是非常严重: 迷则成失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没事的,五阴身心它可不会放过我们的,因为过去我们跟它打成...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讲) 我们有这个殊胜的因缘,我们在三天当中来跟大家讨论有关...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黑暗。特别是些女居士害怕黑暗,...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最终走到时候也是黄泉路上家亲眷属不相遇。风烛残年,拄着拐...
那么当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最好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病人。 很多人他为什么不肯听经?我看很多人出了家以后,好像...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愿,持佛名号。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
龙华会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龙华 | 下篇:龙华树 |
(物名)烧香灯火。人奉于寺庙之物。释门正统四曰:香火之严,于今为盛。唐高僧传一曰:香火梵音,礼拜唱导。...
理即佛
十二因缘
五种有爱
普陀山
制吒迦童子
半果
莲眼
赤眼
应护
三时业
预流果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肯听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