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不得见闻三宝。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梵名 ?ravana。意译牛宿、吉祥宿、无容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失罗婆与月之运行无关,故印度历法无之。惟以最吉祥宿之...(术语)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形像)瑜祇经大金刚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说秘金刚药叉形,六臂持众器,弓箭剑轮印(印铃也,是此尊之三昧...又作十殿阎罗。阎罗,即阎罗(魔)王,原为印度吠陀时代之夜摩神(梵 Yama),被一般人视为死神或掌管冥界之主神;...【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诳是欲谋取名誉或利益,自己无德而诈称有德的一种欺骗行为。《成唯...锡兰语 Veil pirita。意为“小保护”或“小祈福法会”。锡兰佛教法会之一。佛教徒遇有喜丧或疾病等事,延请比丘至家...即龙宫,谓龙之住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上):“律显则过亡;且如恚损轻枝,现生龙户。” p6378...(名数)二转依之略。...谓不还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不还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指唯一真实之理。盖一实之教法乃平等不二,能运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谓之乘。 p76...(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者之论法,虽为异品者,而对手强为同品而攻击之过误也。...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谚语说:对人低下谦恭的程度不够真切,则不能得到其真实利益。这句话虽然短小,却是寓...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要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我们善恶的业种子。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有位年少僧人前来拜见。少年僧人问:什么心才算是佛心呢? 三...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来...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观三界内...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中,何以不来? 答曰:众生罪重故,诸佛菩萨虽来不见。又法身...
边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边罪 | 下篇:边地疑城 |
(1092~1182)宋代僧。江苏华亭人,俗姓戚(一说傅)。字宜翁,号解空、竹庵。十六岁受具足戒,学天台。初依止南屏...
失罗婆
心
尊形
阎罗十殿
诳心所
毗罗毕利多法会
龙户
二转
不还果
一实乘
同法相似过类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竭诚方获实益论》白话译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没人绑住你

自心念自性佛
佛像开光仪轨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