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亡的四种因由,即: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财尽寿不尽死(因贫困而饥死冻死),寿尽财尽死(因贫困与寿命尽而死),寿不尽财不尽死(即各种的横死)。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住于禅定。禅定(梵 pratisajlayana),宴默之意。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大九·二五中):“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梵语 sajbhinna-pralāpāt prativirati。十善之一。即不说散乱污杂之语,亦不作巧佞之辩。(参阅“十善十恶”468)...(人名)Amoghavajra,沙门名。宋高僧传一曰:阿目佉跋折罗,华云不空金刚,其先北天竺婆罗门也。...【暴流】 p1340 瑜伽八卷六页云:深难渡故,顺流漂故;名为暴流。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能令顺流而漂溺故...【业过患】 p1218 瑜伽九卷九页云:业过患云何?当知略说有七过患。谓杀生者、杀生为因,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能为...(杂名)Graha,又作釳栗何,檗哩诃。译曰执。谓日月等之五执也。大日经疏十三曰:言釳罗是执。日之眷属,凡有八曜...(人名)秦之道生,见略本之涅槃经(法显译之六卷本佛说大般泥洹经),发明佛身常经之义。闻者初不信之。及广本出,...【违】 p1255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何等为违?谓由于彼,中见过患,弃背为性。...【恶说者性】 p1159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当知建立恶说者性。一、无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为唯识宗所立之八识,其缘境有广、狭之别。即:(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等...(术语)月轮观也。佛祖统纪三十五曰:十三祖龙树于南天竺以法藏付迦那提婆,入月轮三昧蝉蜕而去。...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导首,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第一个是讲到它善恶的性质;第二个讲到它的强弱。都是针对各...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十种忏法: 一者明信因果。 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种瓜...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换言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念佛还能够治病。现在我们不是医疗费很高吗?天天生病,须知阿弥陀佛是无上大医王啊!六字洪名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
四种死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四种我 | 下篇:四种往生 |
子题:持犯并依受体而立 戒本疏·持犯方轨:“持有两种,犯亦同然,各有止作,例分为四。” 行宗记释云:“ [持...
住定
不绮语
阿目佉跛折罗
暴流
业过患
釳罗
涅槃圣
违
恶说者性
八识缘境广狭
月轮三昧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一位母亲一生中撒的8个谎言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高慢心的过失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