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无明漏】 p1046 瑜伽八十九卷六页云:若诸有情,或未离欲,或已离欲,除诸外道所有邪僻分别,愚痴所生恶见,蔽覆...(名数)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于掌,余三指散如三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意识界】 p1207 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一页云:问:意识界云何?答:意及法为缘所生意识,是名意识界。此中问答分别...(术语)身受业与心受业也。身受业者欲界之恶业,由眼耳鼻等五根而生感觉相应之异熟苦果。心受业者,色界中间定至有...【趣无所有处行】 p1327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又若色想,若无动想,于诸下地,深厌坏已;能入无所有处定。是名第...梵天所制作之文字之意。系古代印度所通行之文字。亦即由梵书(Brāhmī)字母发展而成之悉昙文字。依据印度之传说,...亦名:有盗心、盗心 子题:愚痴波罗夷、六种盗心、盗心六种、三种劫心、劫心三种、四种盗心、盗心四种、十种贼心、...(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数也。...问如是五见几增益见几损减见?答四是增益见,于所知境增益自性及差别故,于诸见中增益第一及清净故,谓于五取蕴所知...(名数)法性身,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变化身四佛之心也。...又作申破。破,破邪;申,申明。即破邪显正之意。三论玄义立三义而解之:(一)破外人迷教之病,故称破;申佛之二谛...(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行交织。中国莲宗祖师中,多有先以般若为先导,尔后导归专修净...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法,到佛具店直接请可以吗?请了还要到寺院请师父开光才可以吗...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舍利塔现在还在这里。赵州禅师有一个话头,成为禅宗修行的一个...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么修? 宏海法师答: 心地法门,可能在我给大家做交流时老提到...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佛七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来参加法会的居士不少,据说有二百多...
在本经当中,结集经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这些大弟子们通称叫做长老。这个长老是贯穿下面十六个弟子。...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张,到底谁该照顾年老的父母呢?是让老人家周由子女家轮流居住...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
四无碍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四无量心 | 下篇:四种人 |
(术语)无表业之外,有身表业语表业。人之言语乃以一种意思表示于人之作业,故谓之语表业。俱舍论十三曰:语表业体...
无明漏
五手
意识界
身心受业
趣无所有处行
梵字
大盗戒有盗心
十六使
增益见
四种佛心
破申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空有不二契真如
大安法师:佛像、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惟贤长老《殊胜的净土法门》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