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是无始以来,一切有情生命所寄托,在一期无常中,最先来,最后去,并不随生死而消失,故又名为“无没识”。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俱分】 p0924 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俱分亦多。实德业三、各别性故。又云:俱分体者:卽实德业三...【慈愍事】 p1266 瑜伽三十卷十八页云:彼既如是解了义已;复能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译曰堪忍,又译忍。以此界之众生而堪忍于恶故也,又以菩萨于此土忍恶而为教化故也。...【影像相】 p1341 瑜伽七十二卷十页云:云何影像相?谓遍计所起,胜解所现;非住本性相。...(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夏、更生,号长素。氏精于孔学,对佛学之奥旨亦多体会,其著作中,每多佛...亦名:咒愿受食前后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四分中,食竟,方为咒愿说法。而此土盛行并在食前,道安法师布置此法,...(术语)其意谓折断折破之意,折破折断小乘曰析小法。华文句记四曰:析小弹偏,叹大褒圆。...行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诸趣中种种差别,二与识作缘,由熏习故。...(譬喻)恶业不净,而感苦果,故譬之于尘垢。赞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名数)密法传授之阿阇梨有四种。...据可洪音义卷十五之说,乌回鸠罗乃梵语平等无二之意,后引申为僧众中决断争论者之职位。十诵律卷二十(大二三·一四...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含经》里讲,马夫训练马匹,分刚烈、柔弱以及刚柔并用,如果这...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不知道转烦恼,不知道转念头,他就是读死书,反正拿着书念一遍...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这部经的道理,你应当守护,让他不受财产的损失。 佛知道众生...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 佛道太难成了,太遥远了!你在这里要修到什么时候呢?...
无没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边法界 | 下篇:无烦天 |
(经名)一卷,失译。尊者富楼那往化恶国,佛为说忍行。出于杂阿含十一卷。...
俱分
慈愍事
忍界
影像相
康有为
受食咒愿前后
析小
行
业垢
四阿阇梨
乌回鸠罗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弘一大师晚晴集
什么是禅七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呆若木鸡的精神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