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的别名,因三论宗是以空理无相为宗。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印相)Jaya,一作阇耶,印名,胜印或得胜印也。陀罗尼集经四曰:阇夜印,唐言胜印。又次下曰:阇耶印,唐言得胜印...(术语)禅僧离寺而去也。以小纸片题众僧之名各贴于位上之壁谓之单,有单之位,即席,谓之单位。起单者自其单位起身...指梵天、帝释天,及四天王。又作梵释四天。即色界初禅天之梵天、欲界忉利天主之帝释天(合称为梵释)、四天王之并称...(菩萨)宝光大士为观音之应化,故称为十九应身。十九者,指法华普门品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中十九说法而言。...(?~1941)湖南武岗人。初皈依印光大师,修学净土,以读海潮音杂志,而倾心唯识。历任武昌佛学院教务主任,并主编...亦名:与欲自恣、受自恣欲文 子题:四分律自恣开欲不同他部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作羯磨者,索欲问和。其欲法云:...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国土。据佛地经论卷一载,二种身土即:(一)自受用身土,指自己修因之所感,称性受用...云何于此内受住循受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受者。谓自受。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于此内受。循受观者。...以一龟之腹眼巧值浮木孔之难,喻指受身为人、值佛在世、遇闻佛法等稀有难逢之际遇。谓大海有一龟,其腹部具一眼,随...即浙江鄞县大梅山。位于鄞县东南四十公里,以山上有大梅树,故名大梅。唐贞元十二年(796),马祖之法嗣法常,自天...乃指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七种圣者。又作七圣人、七圣者、七士夫、七丈夫。诸论所载各异,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学佛不要与社会脱节啊,社会是多种多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很多,...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座城里,她疲倦又饥饿地走到一户富有人家门口,便再也没有体力...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因它而烦恼;有些事情,属于不一定会实现的梦想和追求,但却一...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的,流注在诸肠里面。男人为什么喜欢看那些美色?就在于他要满...
无相大乘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相教 | 下篇:无相空教 |
【欲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欲是希望,《成唯识论》曰:‘于所缘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故欲的...
阇夜
起单
梵释四王
十九应身
唐大圆
自恣开与欲
二种身土
循内受观,受念住
一眼之龟
大梅
七圣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什么是净土宗的真行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行善积德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