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障碍佛道的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天主和天民。四魔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地名)即须弥山。玄应音义六曰:安明由山,即须弥山也。...(地名)梵语庵罗Āmra,旧译曰柰。柰苑,即庵罗树园也。说维摩经之处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一时佛在毗耶离庵树罗园...(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如三乘圣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论一曰: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清净之财物。非就财物之净、不净而言,系指使用者若远离贪欲所得之财,即称为净财。此语一般多用于指檀越等净信所布...(一)指心之作用、想念。[观无量寿经、往生要集卷中] (二)指心与其作用之念头。能令心想寂静者为禅。[随闻记卷二...(异类)又作鸠洹、仇桓。鬼名。译作大身。玄应音义三曰:鸠垣,诸经中或作鸠洹。或作仇桓,皆梵言讹也。此译云大身...谓三惑融熔于我们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所结之法社。白乐天(772~846)于诗文之外,又精通佛学,晚年自称香山居士,虔信净土,...(术语)法华玄义六曰:他土余根皆利,随所用尘起之令他得益,此土耳根利,故偏用声尘。他佛土之众生或有眼根之利者...(故事)五登会元丹霞章曰:丹霞禅师尝到洛东慧林寺,值天寒,遂于殿中取木佛烧而向火。院主偶见而呵责云:云何得烧...(经名)Aṭṭana,外道所传之经名,未详。十诵律二十四曰:阿吒那剑,鬼神成经。...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如果能够早一点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结局,也许人世间的许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1、第一种结局:无言平淡的结局。 两个寂...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是专门的禅宗道场,除了参禅打坐,其它的什么都不做,可以说专...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久久或致误事。冯梦华厚德君子,其子与孙皆死亡。前年过继之...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关系是很密切的。净土宗它强调好乐净土、皈依弥陀,这两块也...
念佛!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里面我们只要称念就可以获得了,何愁不能往生啊?...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 一定坚信不疑,念佛要一心诚心地...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妄想都...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咸丰十一年,往生于1940年...
天子魔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天中天 | 下篇:天子业魔 |
庵没罗,梵语 āmra, amra, amlaphala, amarapuspa, amarapuspaka,巴利语 amba。又作庵摩罗树、庵婆罗树、庵罗树。...
安明由山
柰苑
无漏法
净财
心想
鸠垣
一心三惑
香火社
此土耳根利
丹霞烧佛
阿吒那剑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婚外情的六种结局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字体潦草易误事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佛学漫画】骄慢的怀疑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