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得十力之一,也就是佛所得的天眼,因佛的天眼无能坏,和无能胜,所以叫做“力”。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术语)立有实因而生实果是一种之邪见,谓之有因论。佛教由无生之本义破此有因论。四卷楞伽经四曰:野马犍闼婆,世...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授法文列,得法属己者,明作法之时,知三说已,无作便生,故能所不昧于作业也。” 济缘记...凡十卷。元代普度编。又称庐山优昙宝鉴、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因、念佛宝鉴、莲宗宝鉴。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南宋子...世间檀和出世间檀。世间檀就是凡夫的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的布施;出世间檀就是圣人无漏心的布施。...(物名)与单言拄杖者同。子者名词之助辞。作拄者正,作柱者误。...【染不染法】 p0877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当知此中由五因缘,建立染法。一者、于三受中,如其所应,为杂染故。...书写经文,以做佛事。经是属于三宝中之法宝,故经供养是供养法宝。...指色界、无色界之诸天。谓舍离欲界之饮食,而仅以意识存在之天人;亦即非缘父母精血等而生,乃由意之所欲而化生之天...(传说)经律异相四十六曰:昔外国有人死。魂还,自鞭其尸。傍人问曰:是人已死,何以复鞭?报曰:此是我故身,为我...谓佛乘宗极之趣唯一无二。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三乘之说;终归显实,是即佛乘一致之理。[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名辩的高潮。 可是,惠施在未任...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
如果我今天烦恼了,就要想想是谁给的我烦恼,实际是自己心里接受了不顺的境,所以就觉得难过了。当我们的心慢慢锻炼...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十月,生了一对相貌十分庄严的男婴,夫妻俩为他们取名为双德、...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重点。 第一个,持戒。 净土宗我...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列举其中四个: 第一、不能对治四根本...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孝。 我们看《...
天眼力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天眼 | 下篇:天眼明 |
(地名)在广东韶州曲江县治。五代后晋末,云门宗祖文偃徙居此山,再兴废址,新建堂宇。凡二年有半竣功,号为光泰禅...
三德
有因论
三归纳受善法处
庐山莲宗宝鉴
二檀
拄杖子
染不染法
经供养
意成天
鬼鞭故尸
一致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