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二门之一。众生诸佛和依报等为外境,自己的心法为内境,观察此内外二境而使之互融,入不二之妙,名“内外不二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禅林用语。即庞大而不可计量之意。又作勿量。量,计量之意。于禅林中,将超越寻常见识气度而难以一般尺寸度量之大器...据观音玄义卷上载,仅有禅定而无智慧,称为痴定。反之,仅有智慧而无禅定力,则称为狂慧。痴定之行者,犹如盲儿骑瞎...(经名)有婆罗门,通达三部异典,求生于梵天,称为三明婆罗门。佛为三明婆罗门二弟子破三明所说梵道之虚妄,说真实...【极浮散】 p1196 显扬七卷十四页云:极浮散者:如有一人、僻执所受,非处生悔。于不应悔处而生悔故,于他人所,非...【正知巧便而卧】 p0505 瑜伽二十四卷六页云:云何正知巧便而卧。谓由正念而寝卧时,若有随一烦恼现前,染恼其心;...(印相)又作金刚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诸佛,使自定起之印契。修法时,为请诸佛出定护念而结之。真言修行钞二...指佛教僧团中,为维持教理之传统而使用之财物、资财等。主要指经卷、帙、箱类及法宝之供养物品。乃佛、法、僧等三宝...至极的静虑,亦即高深的禅定。圆觉经说: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记载经文之卷帙,称为经卷。一般指经典,或佛典。法华经卷四所谓之“经卷”系指书籍而言,为梵语 pustaka 之意译。...【八种三摩钵底能舍八事】 p0086 显扬十九卷十四页云:八等至舍八者:谓八种三摩钵底,能舍八事。舍何等八?谓舍语...日本真言宗行传法、结缘、瑜祇等灌顶时,由阿阇梨授予行者之印契与真言。其中,传法灌顶之印一般多用无所不至印及五...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阿弥陀经》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净土一法确实难说,难说...问: 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经义。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经文,...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诚为不可。损物命而全人命,宜若无罪焉。不知贵人贱畜,常情...
如果我们想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那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时时提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能提起这种心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耶去掉了,变成了佛了。其实佛陀耶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觉明。...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两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独自坐着。此时,有一只叫不吉的虫过来咬...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
内外不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内外兼明 | 下篇:元妙 |
(术语)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
没量
痴定
三明经
极浮散
正知巧便而卧
觉起印
法物
极静
经卷
八种三摩钵底能舍八事
灌顶印明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含义
医者应戒杀生

【推荐】在日常生活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方法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