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观之一,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皆污秽不净。修此观可治贪欲。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物名)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阏伽水也。阏伽...(术语)禅家言本身即本心。...华译为禅定、静虑、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静息念虑和思惟真理的意思。...凡四卷。宋代施护译。略称护国尊者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记载佛陀于王舍城耆阇崛山为护国尊者说菩萨之法要。...【苦俱行法】 p0843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苦俱行法云何?谓若法、苦受相应。...(真言)谓古仙成就之真言也。大日经疏曰:所说阿利沙偈,名为自然成就真言。供养法疏下曰:阿利沙,叹佛功德也。...纲,与网通。天台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为此宗判教之大纲,而以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为释义之纲目。法...(名数)十恶为招苦果之业因,故云十恶业。...(术语)五种法身之一。谓如来之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远离诸染也。非言彼身外之虚空即法身也。...又称蒲团。以蒲编成扁圆形之座垫。原以蒲编,后多包以绫锦。种类甚多,其厚者称厚圆座;以菅编织者,称菅圆座。[禅...【七种依止】 p0057 显扬十九卷八页云:论曰:当知由三种所依性故,薄伽梵说:七种依止。何等名为三种所依?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么得了!实际上用功最快活,所以修道人又称为无心道人,自由自...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回佛剃了头发,就叫须曼将剃下来的发拿到印度西北部的罽宾国去...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么生会?...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认定佛法僧在世间确实就是宝。你要知道,佛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觉者...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局限在了失败里,以至于自己把路走断...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浅深、断惑的程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
在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她在当地有栋豪华别墅。 一次,有个同学打电话给她,说要去...
不净观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不净行 | 下篇:不净说法 |
(术语)菩萨四无所畏之一。菩萨说法,虽受听者之难问,然得自由自在解决,故心中无所畏怖也。...
散杖
本身
禅那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苦俱行法
阿利沙偈
纲目
十恶业
虚空法身
圆座
七种依止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水的智慧

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造塔礼拜脱猴身
因缘和合

只有这样护法,你才会有无量功德
结果因意念而改变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