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的品类,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舍觉支】 p0973 法蕴足论八卷三页云:云何舍觉支?谓有苾刍、思惟断界,离界,灭界。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杂语)于此土以声说法,于他方土有以光明诠法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天台疏曰:光明...【佛说色等十处密意】 p0655 唯识二十论四页云:谓若唯识,似色等现,无别色等;佛不应说有色等处?此教非因;...(人名)Dharmayaśas,沙门名。译曰法称。见开元录四。译曰法明。见出三藏记十一。...梵名 Lalitavistara。凡八卷。西晋永嘉二年(308)竺法护译于天水寺,康殊、帛法炬笔受。又称方等本起经。收于大正...位于河南光山县城西南净居山。又称梵天寺。据北宋苏东坡考证,天台鼻祖慧思曾与智顗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705~70...【诸根熟】 p134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诸根熟者:卽彼衰废,无堪能故。...全一卷。明代僧费隐通容(1593~1661)撰,法嗣百痴行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本书内容包括总引、西序、东序。...通达真如之位。又作见道位、见位、见地。乃唯识宗所说悟入“唯识真如”的五种修行阶位(唯识五位)之一。即菩萨证得...(职位)内供奉之略称。供奉大内之道场之僧官名。略曰内供。...(一)为法相宗之教义。法相宗认为构成吾人认识作用之心识有四个分位,亦即心、心所法之认识作用共有四种分类。即:(...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造业前: 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修行人,理应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去行事。释迦...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人活在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于是人便不知不...问: 我们家孩子10岁了,上2年级,现在在学校简单的加减法考试都通不过,比如说10以内加减法,教他多少遍都记不住,...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不久便倾心于净土法门。方海生年七岁,跟随双亲侨居香港,平日...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 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之后,第一百次...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
九品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九地九品之惑 | 下篇:九品净土 |
(名数)密教所说诸尊之三身。【又】身者聚集之义,于名句文二数以上聚集,名为身。一名身,为二名以上集者。二句身...
舍觉支
光明作佛事
佛说色等十处密意
达磨耶舍
普曜经
净居寺
诸根熟
丛林两序须知
通达位
供奉
四分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孩子学习差怎么办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百忍成金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